2004-06-09
儒家文化是崇尚君子的。中国人很难接受赤裸的出卖、背叛。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理由,出卖和背叛就是出卖和背叛。然而,这回名嘴事件得到了同情、支持,甚至喝采。我们不得不深思这个现象背后隐喻的内涵。
《水浒传》的第一回中,描述了江西龙虎山伏魔井的镇井石被打开,一百零八个魔头被放出,于是烽烟四起,天下大乱。1997年7月1日,英国人撤出香港,他们也同时撤去了加在香港政坛的魔咒和镇井之石。单纯善良的人们不懂这魔咒的含义和镇石的分量,以极其幼稚,甚至近乎愚蠢的态度,坐视魔头们从魔井中飞出。于是,平地起烽烟,香港经历了7年之乱。东方之珠的光芒被遮蔽了,民生变得越来越艰难。
乱港派们在英治时期温顺的像宠物一般,何以回归之后,张牙舞爪,凶态毕露。核心的问题在于‘港人治港’这四个字。英治时期,英国人作主;回归之后,理应中央政府作主。中国领导人们以极其善良的心态放弃直接的管治,还政于港人。于是,出现权力真空,开始重新洗牌,各种力量竞逐于这块小小舞台,尘土飞扬。
拨开迷雾,不难看出争夺的焦点。焦点就在《基本法》。掌握了话语权的乱港派们聪明地选择了《基本法》的道德解释权做为突破口。‘民主派’的‘民主’叫嚣叫的是什么?就是治权的来源。《基本法》规定了治权源于主权。‘民主派’们说的是治权源于民权。双普选的含义就在这里。治权背后,有着巨大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有着大国之间的战略考量。看不到这一点,是历史的幼稚,是会留下历史的遗恨的。
什么是社会分化?就是两股政治势力的角逐。一个是所谓的‘民主派’(也可称亲英派),一个是所谓的亲中派。‘民主派’代表了英治时期贵族化的既得利益阶层和西方大国在港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亲中派代表了商家、中低下阶层和中国在港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英治时期,高度集权,英人视港人不分三六九等,港人无权力企图,只有辛勤谋取经济利益。中方接手之后,未行使治权,特首制显然权威不足,留下了太大的缝隙和空间,于是引发争夺,导致分化。
妖魔的外表永远是最美的。乱港派们有着一张民主画皮,普通的百姓是无法分辨的。‘民主派’7年来的策略十分成功,香港人被成功地民主催眠了,他们还在梦境中与披着画皮的妖魔共舞。他们不知道,社会主义化的香港是什么样。更不知道,从不制造价值的‘民主派’们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这就是财政赤字、社会分化、失业、贫困化、社会秩序的失控。
近日的现象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
一是中央政府必须充分行使作为一国的治权。压缩香港的权力真空。树立港府和特首的权威。严肃和坚决地执行《基本法》。强行二十三条立法。不必顾虑西方和媒体的说三道四。大政治家要敢于承当,敢于做正确的少数,敢于被误解和孤立,敢于保障根本和长远的利益,敢于坚持历史的正确。
二是中央政府应全力支持并推动香港的经济转型。重塑香港制造价值的能力。要使港人从权力再分配、利益再分配的怪圈中走出,努力创造价值,提高生活品质。香港是以贸易立港,因制造业而繁荣,并因之衍生出金融、旅游和服务业。香港的未来取决于能否与泛珠三角及大中国的融和,并成为其金融、贸易及服务业的中心。香港应是大中国乃至全球资本家和创业者的天堂。香港不应成为民主试验田、东方民主论坛、或其他任何政治舞台。香港的7年之痒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