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普洛斯科特陷阱

2004-12-13



警惕普雷斯科特陷阱------高位增持欧元有损中国利益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利桑那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普雷斯科特(EdwardPrecott)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记者招待会,对美国庞大的经常帐赤字和预算赤字发表他的看法。其中,谈到中国经济时,他发表了如下看法:不明白为何中国愿意持有这么多息口极低的美国债券,不断大力津贴美国人,并说这完全不符合中国人的利益,简直荒谬。同时为明尼阿波里斯联储银行工作的普雷斯科特作出如此表述,并非信口开河。因为,时值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欧盟,全世界都在盯着温总理手上的巨额外汇储备。

作为事后诸葛亮,谁都知道中国应该在美元对欧元低于1比1时增持欧元。美国的经济学家不会在两年前说出普雷斯科特日前讲出的废话。此外,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是在长达15年的时间中形成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并不排除中国在经营外汇储备方面存在问题,而且问题可能是严重的。但是,我们更加需要明白,如果现在按照普雷斯科特的逻辑去做,问题会加倍严重。为什么?

普雷斯科特的逻辑在暗示一种信息,中国政府不应持有如此巨额的美国国债,他说这不符合中国人的利益,简直荒谬。言外之意,是中国政府应该持有非美元资产。意即在非美元资产升值达30%甚至50%之后,增持非美元资产。在温总理到访欧盟之际,在欧洲领袖密集访华之际,普雷斯科特的用意显而易见。

中国在美元对欧元冲上1比1.35之后增持欧元或欧元资产势必再度推高欧元对美元比价。仅俄罗斯少量增持欧元即刻推高欧元,中国如增持,势必将欧元推至1.5甚至更高。在美资银行建仓完成之后,由中国等外汇储备大国接棒,接下这个烫手山芋,美资高位套现,转持美元。如此,中国将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何其精妙的陷阱。

普雷斯科特作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不应犯简单的逻辑错误。显然,他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不够严谨。他以教训学生的口澸说美国双赤没问题,他说认为有问题的人是无知,他们不明白什么是资产负债表、现值(presentvalue)等一些大学经济学学生学习的东西。他认为美国经济没有问题,正在稳定的增长。也就是说美元资产仍可继续增值。按照这个逻辑,中国政府应在美元大幅贬值之后,美元资产超值时增持美元资产。至少应做适度补仓,以平衡损失。而非减持美元资产,增持高估的欧元资产。在我看来,是普雷斯科特的说法完全不符合中国人的利益,简直荒谬。

美国的经济学家素来是实用主义的。他们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使经济学变成有操作能力的工具,最主要的是为美国政府及机构服务的工具。他们多数人从事教学研究之外,亦被美国政府和机构聘用,原因即在于此。正因为如此,美国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解释,往往立足于维护美国政府及机构的利益。即使是逻辑上正确,也未必就是普世真理。尤其在经济政策层面就更是如此。普雷斯科特陷阱再次让我们领教了这一点。

行文至此,不能不再提一提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中国的经济学从政府行为解释学,演变为今天的西方经济学的中文概念学,始终无法产生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解释经济现象和行为的中国经济学。中国的政府和机构缺少普雷斯科特式的经济学家为之服务。所谓的中国经济学家们仍然在不遗余力地贩卖着洋垃圾,包括普雷斯科特的垃圾。从人民币升值的叫嚣,到外汇储备的使用,我们的经济学家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我们真切地希望中国政府和机构在今后的发展中,轻松地处理好普雷斯科特式的陷阱。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