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 III

2005-11-18



如果中国企业的内在功力不够,即使具备了一切外在条件,国际化之路依然是遥远的。强化企业内在的能力将是中国企业漫长的修炼过程。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家还是中国经济理论研究者,始终沉浸在所谓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误区中。中国的问题是小农意识加官僚垄断。中国企业无论是国营还是民营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产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无法落实;漠视公平与效率;过度喜好投机钻营而不愿意努力创造价值。小农意识和官僚垄断的结果,是宁愿放弃效率和减少利益也决不分享利益,他们不接受合作和社会分工,他们阻止着职业经理人阶层在中国的产生。

决定企业素质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取决于中国能否出现一个庞大的、强大的、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当中国职业经理人具备国际商务能力的时候,纔有中国企业的国际化。

中国近年来的MBA教育从规模和水平都在迅速提高。中国已经开始批量生产高素质的管理人纔。但是,中国还缺乏一个成型和有效率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按照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如果以美国企业的标准计算职业经理人的需求,缺口至少在百万人以上。笔者曾作过有限度的抽样调查,中国企业的利润增长的来源排在首位的是社会关系,其次是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再次是技术进步,管理的贡献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重要。因此,中国企业家还没有高度重视职业经理人的作用。也就是说,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企业的社会关系成本不断降低之后,竞争的重点将逐渐转向管理水平的竞争,那时纔会出现职业经理人需求的高峰期。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国际企业逐步在将高级管理职位市场化,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中国企业是脱胎于小农经济和官僚资本的畸形儿。除了出生晚,还有先天不足。强烈的小农经济意识,很难适应全球化企业的格局;官僚资本的低效率很难适应市场化的挑战。中国企业需要流程再造,甚至是凤凰涅?。它们

必须建立全球化意识。

必须建立社会责任意识。

必须建立人权和法制意识。

必须建立市场思维和习惯。

必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和文化。

必须建立非勾结的服务型官商关系。

必须建立强大的产业体系和企业集群。

必须建立与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科研体系的有机联系。

中国的国际企业可能是三种类型并存,大型国企、家族企业、公众公司三种形态。他们在股权构成方面各具特色,但在管理方面将趋于一致,且各自具有独自的优势。但无论如何,上述修炼将是共同拥有的特征。中国企业具独特优势中国企业虽有先天不足,但也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中国企业拥有充裕的、长期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可以长期保持成本优势。

中国拥有巨大的且具有梯次的市场空间。在东部中国拥有比欧盟还大的城市消费群落,在中西部拥有近8亿人口的未城市化的乡村,足以容纳各种规模和层次的企业,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积累资本和技术。

中国拥有华夏文明重视教育的传统。教育必然可以产生一流的人纔,转化为强大的科学技术发展潜力,转化为越来越高的管理水平。

中国人拥有儒家的中庸和道家的变易,中国企业将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更具亲和力,更具适应性,更具全球化潜力。

中国企业的优势很难为其它国家企业复制。将使中国企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并形成综合的深厚的发展潜力。

德意志民族没有吸取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教训,欧洲也未必汲取600年前罗马教廷屠杀犹太人的教训。当全世界的眼睛盯着制造业的时候,犹太人的金融资本正慢慢地席卷全球财富。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商人,而是以美英国家形式出现。今天的世界不仅仅是存在食利阶层,而是会出现食利国家。以制造业称霸世界的历史,只有英国和美国,德国和日本却无法重复,道理就在这里。中国的未来不在制造业,我们不应以世界工厂为荣。真正的巅峰对决是在金融领域。真正掌握金融资本优势,我们纔有致胜的把握。百年之内,中国金融资本必然会与美英的金融资本反复对决。那纔是最后的胜利时刻。

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民营金融机构的出现和成长。中国人在金融领域拥有独特的能力,这种能力被压抑了百余年了。如果可以开启这个历史进程,50年内他们就可以登峰造极,可以独步天下。但是,如果一再压抑和迟滞中国民营金融机构成长,历史将不会宽恕我们的愚蠢。伟大的苏联不是被原子弹摧毁,金融武器也可以在一夜之间展示其恐怖的杀伤力,不仅仅是摧毁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甚至是摧毁一个民族的自信和精神,今天的中国没有金融武士和金融武器,中国的国际企业还仅仅是拥有一点外家功力的拳师,有进取心和勇气,但绝无巅峰对决的能力。我们期待中国的民营金融企业登上国际舞台,成为一流的国际金融企业。我们期待着巅峰对决的时刻。

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有四个重要的消费市场:美国、欧盟、日本、中国;有四个重要的劳动力市场:中国、东南亚、南美、东欧。中国是唯一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重合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拥有无可比拟的制造业优势。历史选择了中国。

规模就是潜力。庞大市场规模,可以容纳强大的产业体系,可以容纳巨大的企业集群,可以形成整体优势。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可以长期保持成本优势。巨大的消费市场,可以形成制订规则和标准的权力。

时间决定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必然形成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以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一旦拥有资本和技术,必将拥有非凡的创造价值的能力,中国的富强之梦将会在百年内实现。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三之三)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