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3
笔者今年曾在《香港商报》谈过 ‣ 。幸福=收获/欲望。收获是分子,与幸福成正比,当收获增加时,幸福也就不断增加。欲望是分母,与幸福成反比。当欲望增加时,幸福也就不断减少。收获和欲望,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它们可以转换,亦可以在转换中增值或减值。
世界最富企业家微软主席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将联手从事历来最大的私人慈善事业。这条消息让笔者感慨万千。大师们以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印证了幸福的公式。无疑,他们是幸福的。
盖茨和巴菲特是绝顶精明的。他们将物质的财富转换为精神的财富,他们的收获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在增加。他们也因此,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精神上的贵族,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产生精神上的贵族。
精神贵族,往往具有一种强烈的宗教情怀。这是仁爱,这是悲天悯人,这是布施,这是牺牲我之一己之私而成全大众,这是舍己渡人。这也是古今中外,希圣先哲们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用句佛教术语,这是境界般若。他们亦因他们的行为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和愉悦。
盖茨和巴菲特的行为,其意义不限于他们自身。他们的行为让笔者再一次审视他们身后的美国。美国,一个年轻、富有、骄横,只懂霸道而不知王道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原本是浅薄粗俗成风,难以产生精神贵族的。没有精神贵族的帝国往往是难于持久的,盛极一时,而后灰飞烟灭。没有想到,这样的国度里能出盖茨和巴菲特这样的人物,这是美国之幸。盖茨和巴菲特的精神收获亦是美国人的精神收获。盖茨和巴菲特的行为或许多少可以给中国人一些省思。在中国官场和商场上,人们正在疯狂攫取财富的时候,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幸福的真谛呢?尤其是那些以破坏自然、损害他人健康和幸福,甚至有违伦常和法律而攫取财富的人们,是否有机会享受幸福的时光呢?
在迅速市场化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上的贵族,他们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制高点上的星火,引领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不迷失、不沉沦、不毁灭。
中国可以绵延五千年而不破碎、不断绝,也正是因为有儒家思想为内涵的精神贵族,正是他们在仁义礼智信上的崇高境界,正是他们在真理、正义、公众利益上的坚持,维持了中华民族和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从不缺少精神上的贵族。
笔者深信,富强起来的中国,也会产生新的精神贵族。他们将是我们伟大民族之所以伟大的源泉。这才是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走向幸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