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王道VS权谋

2007-05-09



台湾的政局可以一言以蔽之:小人国里尽朝辉。马英九的缺点:不党、不私、不贪、不善言。不党则孤家寡人;不私则不贪功揽权;不贪则无恩惠于部属和党团;不善言则和氏怀玉而断臂。显然,马英九没有读懂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更加的不懂日本式的武藏刀法。马英九的父亲、老师、首长给他的教育太传统了,儒家文化加基督文明。马英九以为王道可以无敌于天下。然而,在小人国里,王道等于愚蠢。

谢长廷的优点,几乎可以用中国古典奸佞传来概括:结党营私、贪蠹无痕、巧言令色、佛面兽心。然而,在小人国里,盗既是道。前有李登辉、陈水扁为榜样,奸佞加无耻为晋身之本,祸国殃民为利己之道。民风败坏至此,复有何求?若还有人说台湾为民主样板,自己去好好享受好了。一个道德沦丧到这种地步的地方,还敢言民主?丢人,真的很丢人。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笔者十分敬仰的小国大政治家:南非的曼德拉,韩国的金大中。他们是真正的民主斗士。他们都是对抗极权、反对种族隔离、和解国家分裂的勇士。令人钦佩的是,他们更是心胸宏大的王者。获得政权之后,他们没有对曾经置之于死地的政敌进行报复,而是步入和解之路,勇敢的宽恕与大赦,诚恳的接纳与合作。他们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现代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之中。金大中的市场化改革,彻底改造了韩国法律制度和商业文化,使经济迅速腾飞,人民富裕,族群和解,国家强盛。

与之相对应的是台湾的一些“民主斗士”。他们在蒋经国先生温和极权的环境下,搭上了民主改革末班车,成为幸运的政治和经济果实采摘者。然而,投机者毕竟不是王者,改不了窃贼的本色。夜毁蒋介石先生塑像,火烧蒋介石先生别馆,显露了胆怯者的怨恨与狭隘;议会里的攻击与争斗,挑拨族群隔阂与对立,挑起两岸纷争与对抗,表达了破坏者的天性与本色。台湾的执政者,用劣质的权谋诈术,彻底颠覆了台湾的政治伦理与商业伦理,台湾经历了几近一代人的封闭与堕落,政治混乱、经济萧条、民生凋敝,与韩国形成鲜明对照。经国先生治下的一条龙,终于变成了一条虫。

曼德拉与金大中是真正的王者。他们懂得斗争,他们更懂得建设。他们征服对手的方式,是极高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宽广的胸怀;他们赢得的是民心,是国家富强,是一世英名。看看台湾的执政者,他们的手段是抹黑、抹红、抹黄,巧妙地利用二二八的旧痛和肚皮上浅浅的新伤,留给世人的是罕见的奸诈和油滑;他们赢得的是珠宝、礼券加民怨沸腾。

台湾的事情绝非偶然。华人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具有贫民革命的典型特征。作为贫民革命者,带着强烈的暴民本色,打烂、栽赃、抢劫几乎是出于本能,他们不愿、不会、亦不能进行建设。尤为严重的是,他们在进行外在的破坏的同时,也同时毁灭了自己的灵魂。尤为可怕的是,暴民行为严重的影响了近百年中国人的审美原则。从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开始,到文化大革命,到台湾所谓的宁静革命,均以摧毁中国的传统道德伦理为代价。华人社会重权重利的审美取向,逐渐冲垮了最后的道德底线。不忠者,必不义,必无责任,必无信用;不孝者,必不顺,必无纪律,必无法治。不忠不孝,有违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无信用加无法治,亦与西方道德文明形同陌路。没有道德伦理,就没有立法的基础,民主与法制成了无本之末。心乱则形必散。台湾今日之情势,理固宜然。亦足以为华人社会的镜鉴。

马英九先生算不上优秀的政治家。但是,他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却包含了当今华人社会需要珍视的价值观。台湾需要道德重建、制度完善、市场开放,这需要道德勇气和法治精神。那种宫廷权谋奸佞淫邪之术,牟利尚可,谋国则害莫大焉。民主者,民选其主也。何为主者?道也。天下大道,仁者居之。仁者,温良恭俭让,不求于怪力乱神,不依靠猥祟淫邪之术,不屑于巧言令色。信否?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