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5
香港金融机构的朋友问笔者,如何定义快牛和慢牛?牛市的含义是清晰的,但是前面加上快慢两个字,如何精确描述呢?
笔者笑了。中国人讲究的是,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当然,最关键的是心领神会。
笔者不觉得好笑的是,这牛是谁养的?谁放的?难道说,政府真的就是手持横笛,飘然坐于牛背之上的牧牛童子吗?
香港金融机构的朋友有些费解。为什麽中国行政体系内的官员、专家、学者如此热衷于讨论资产价格?这涉及敏感的公众利益啊!如果这牛不是慢牛,而变成疯牛,或者变成了熊,岂不是会引发集体诉讼?
笔者无言以对。中国没有集体诉讼制度。行政体系内部人员讲话无须承担直接经济责任。老百姓赔钱,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改编歌词,发泄一下郁闷而已。
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法律和制度的建设只是其中的硬件部分,思想和观念的转型才是软件的部分。中国的特色是,硬件不硬,软件不软。行政主导和行政控制的思维逻辑根深蒂固。行政体系内的官员、专家、学者从来就认为自己是牧者。对于牧童而言,让牛快一点或慢一点,实在是小菜一碟。毕竟手中有一支赶牛的鞭子。管不住那只牛,那才丢人呢!
笔者反复强调,现代资本市场的理论基础由三个重要理论构成。即资产定价理论、价值投资理论、股东价值理论。这些理论构成资本市场建立和完善的法律与制度基础。当然,也应该成为政府机构、官员、专家、学者的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尤为重要的是,如何规范市场,使之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才是政府的责任所在。政府以直接的方式控制和干预资产价格是极为不理智的。所谓的政策市,就是运用政府行政权力,直接参与市场博弈,无论谁输谁赢,唯一失败者将是政府,这将极大地折损政府的公信力。
中国的资本市场远远未臻完善。严重一点说,它现在的状况,更像是权力寻租者与资本投机者的天堂。规范市场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政府想要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就应该减少对要素价格垄断,大量投放优质资产,减持国有股股权,严厉打击投机行为。而不是变相操纵资产价格。更不应该冷漠的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改革开放快三十年了,政府也该长大了。有多少重要的事情等待着政府去做啊。不要总惦记着做个放牛娃,也不要总像个放牛娃。还是将牛(资本市场)交给牧童(投资者)吧!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