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5
金融问题从来都是财政制度与政策缺失造成的。中国为什么如此吸引国际流动性?第一,在中国的企业,可以水平转移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从而大幅度提高利润水平。被转移之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以隐性税收形式分摊于国民,相对的、大幅度地降低了国民福利(所谓的内需不足)。 第二,在中国的企业,可以垂直转移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从而大幅度提高利润水平。被转移之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以后置方式留给了历史,最终将通过显性的税收分摊于国民,这种行为将降低未来的国民福利。 第三,在中国的企业,以过度资本化方式,以极度高估的价格,提前套现资本和利润。其中,提前套现之利润,可视同非政府税收预缴行为。亦将降低国民福利。 林毅夫先生的比较经济学理论,说到底,就是企业成本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的理论。他本人受到左立克之流国际资本投机者的欣赏并不令人惊讶。令人惊讶的,这种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本属权宜之计,为什么竟然成为长期国策? 资本化本身并无不妥。但是,在企业高度垄断成为常态、资产价格严重扭曲、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形下,资本化必然演绎为“非政府税收预缴行为”。一言以蔽之,合法掠夺。 看看厉以宁先生的扭捏作态,可知什么是书生误国。再听一听,什么也做不了的茅于轼先生替富人说的话,可知什么是名士媚俗。 不要妄谈甚么货币政策。一国之财富,就是那么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财富,使之分布合理并且有效率,这就是经济学。当然,也自然是政治学和社会学。再往深处去,就看到哲学和法学。货币政策,不过是皮之毛而已。不需要搞得高深莫测。在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之后,货币政策就只是一个管道修理工而已。这个管道修理工不小心把管道接错了地方,肥水流到了外人田。你说该骂谁呢?以为提高汇率就可以降低流动性,你说不可笑吗? 资本是为利润滚滚而来的。这也算是供给与需求把。中国哪有那么多利润?这是成本转移和利润提前套现惹的祸。这是剥夺国民福利制造出的惊人流动性。这需要那么多诺贝尔经济学家们扯澹吗? 终止成本转移,限制提前套现。只这两句话,十二个字,流动性必然停止泛滥。 如果一定要转移一些东西的话,请将中国的经济学家转移出去吧,他们会造福全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