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治市而非救市

2008-04-07



是否救市?这个问题很滑稽。争论的双方,立论都很正确。一个要维护市场理性;一个要保护投资者权益。有趣的是,他们的立论其实具有高度一致性。

笔者反复地说过,现代资本市场建基于三个理论:价值投资理论;资产定价理论;股东价值理论。这三个理论,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三个理论的集合,构成市场理性。市场理性,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基础。

是谁破坏了市场理性?是失去平衡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释放优质资产与释放流动性的时间与数量不匹配,制造了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不大规模提供资产,而大规模释放流动性,促使资产价格狂涨;大规模释放资产,而同时收紧流动性,导致资产价格狂跌。就是这麽一点事情。请不要拿美国次级按揭问题说事。也不要神秘兮兮的制造阴谋论。实实在在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出现了问题。

毫无疑问,维护市场理性和投资者权益是政府的责任。

遗憾的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不完全是市场监管者。政府在深度介入市场博弈。尤为严重的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从本位利益出发,无序而强横的介入市场的博弈。这就使得市场不仅具有鲜明的政策特征,而且具有不容置疑的利益导向。

是否救市?这是一个伪命题!资产价格并不决定市场的生死!市场的生死,决定于市场的配置资源的有效性。无效即死亡。

出台一两个政策性措施,来拉抬资产价格,那不能保护投资者权益。救市又有何益?

以沉默漠视政策的扭曲,放纵有形之手兴风作浪,那不是维护市场理性。沉默又有何益?

诚然,中国经济处于外忧内患。但是,那并不意味着需要改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相反,这正是深化改革的良机。

笔者反复强调行政集权。集权才能有效协调,集权才能完成规范,集权才能形成效率。如果,将美国财政部的职能分解于十余个部委局,纵使保尔森先生大智大勇,美国的经济政策也必然混乱。美国的资产市场和商品市场也将变得面目皆非。

大政治家要有道德勇气。要敢于独自承担历史责任。民主的真义,绝非群官分权分治。古今中外的历史反复证明,群官分权分治,政出多门,必起纷争,天下必乱。

现在,当务之急,在于果断集权,铁腕规范市场秩序。要点在于治市,而非救市。治病当然也就救人了。

象牙塔里的声音不听也罢,风雅颂不能当饭吃。

市场里的声音听罢也别当真,狗皮膏药治不了病。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