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7
服食过量兴奋剂的中国股市,终于出现了衰竭的现象。毫无疑问,中国股市是一个懵懂少年。可惜的是,他的父亲(政府)太过功利,为使他多出成绩,不惜使用兴奋剂;他的母亲(股民)太过天真,为使他早日成才(享清福),不顾一切地添加补品。如今好了,他躺下了。如此蠢笨的父母能做些什麽?只会互相指责。你听听,父亲说:谁让你给他吃那麽多(过快和过热)?早就说过要入市谨慎(于是抽走流动性);母亲说:求求你,再给一点兴奋剂(政策救市),起来就好了。
毕竟中国股市还是个孩子。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孩子。
无知的孩子有时候很误事。无知的父母有时候很坏事。看着中国股市的这副可怜样,笔者不由得三叹:
一叹,中国股市的发展逻辑。
股市的产生、成长与发展,源于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源于市场对于企业产品的需求。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源于消费者的消费冲动。也就是说消费者需求,或者说产品供应短缺是原始动力和原因。
股市的产生、成长与发展,依靠金融机构的技术和信用支持。当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可以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时候,由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使剩余资本持有者与资本需求者交易,投资者与企业共同使用社会资本,共同获得利益,以提供短缺产品,从而满足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也就是说,金融机构(投资银行)是必需的媒介。
股市就本质而言,是交易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的场所。
中国发展股市的原因和动力是充分的。但是,交易品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因为,中国的金融机构根本无力提供合格的交易品。中国的金融机构无论技术或者信用都还非常稚嫩。于是,中国的股市更像是秀水街和罗湖商业城。中国股市的交易品的品质存在严重的问题。没有优秀的金融机构,根本无法建立好的资本市场。二叹,中国股市的规范化。既然建立了一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交易规则。问题出现了。金融产品市场不是由金融机构建立的。市场是由政府建立的(不仅仅是监管者)。机构准入和产品准入转化为行政权力。行政权力并不一定提供必要的(远非足够的)交易保障。交易保障包括:价格最大化原则;利益分配均衡原则;利益损失补偿原则;违规获利的惩罚原则。上述原则只能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逐渐完善。现在,在政府主导下,资本市场变为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博弈场。由凡人组成的政府战胜资本的机会有多大呢!
没有足够的交易保障,市场定价机制会在某种程度上被破坏。
被破坏的定价机制,产生非市场定价的特殊缝隙。这就构成非理性市场的投机机会。
于是,中国股市不仅仅像秀水街和罗湖商业城,而且更像是澳门的葡京赌场。
三叹,中国股市的效率。
如果,投资者不是用闲置资本投资,而是抽取生产或生活资本去投资,社会总投资没有增加(甚至可能是减少);如果,接受投资者未使用获得资本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非生产性投资(例如房地产),将导致社会资源的错误配置(资产和商品价格波动)。未增加社会总投资,社会资源错误配置,将导致社会总的生产效率降低。最终,导致经济衰退。
其实,上述的问题不需要科学研究也能发现。只是没有被需要发现的人认识而已。遗憾的是,这些问题却被不应该认识的人深刻地理解了,例如国内外特殊利益集团。于是,问题的缝隙被迅速的撬开,形成国民财富大规模流失的渠道。
资本从来就没有道德可言,资本是嗜血的动物。当然,依附于资本的人们,包括学者、专家、政客、资本家,也很难不缺德。于是,一时间,豺狼满街走,牛羊血泪流。
管用的话不需要很多,三句就够了。第一,理顺建立资本市场的逻辑关系,知道为什麽做和做什麽;第二,找到规范化的路径和方法,知道怎样做;第三,牢牢记住发展是硬道理(分配是软道理),发展只能靠效率(不是速度)。
看看那个几近昏迷的孩子,还能说些什麽?再看看那对傻乎乎的父母,还能再说些什麽?只好三声叹息。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