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8
⼤家好,周⽇的下午好!现在,我开始我们今天的讲座。今天的讲座,是应北京的朋友之邀。因为,可能有些朋友在港⼤听过我的演讲,也有些朋友看到了⼀些演讲的内容,他们希望有⼀个完整的概述。原来考虑到,其中的⼀些内容⽐较敏感,所以,今天的演讲会做⼀些压缩,争取不要添什么麻烦。那么,我就开始今天的这个讲座。
考虑到⼀些新朋友,对我和这个平台不是很熟悉,那么今天呢,我先介绍⼀下我⾃⼰,然后介绍⼀下我们这个投资平台。我本名叫卢欣,字麒元,通常我会⽤卢麒元写作。我祖籍四川,⽣于⼭⻄,⼋⼗年代就读于东北财经⼤学,财政专业。⼋⼗年代毕业后,在财政部⽂教司⼯作。其后,在九⼗年代离开财政部,到财政部所属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作,任信贷部的副总经理。
九⼗年代去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出任信贷部的副总。九五年之后,到⾹港任职,出任华财集团的总经理助理、副总、董事、总经理⾄今,也先后担任过⾹港的⼀些其它的社会职务,和⼀些公司的董事,其中⽐较主要的是,曾经任职⾹港上市公司297的董事、总经理。现在,我通常使⽤的是,⾹港沃德国际资产管理顾问公司董事局主席这样的身份。
在港期间,研读了南澳⼤学的⼀个课程,业余时间进⾏了⼤量的写作,在⾹港的⼤公、商报、亚洲周刊、信报⽉刊上都有专栏,写了很多的财经类的⽂章,也有⼀些涉及到哲学和政论的⼀些⽂章。通常国内的了解我的朋友,会⽐较在意我对美国问题的看法,原因也是⽐较简单的,就是在国内能够连读美国联邦预算案和州预算案的⼈,寥寥⽆⼏,读25年的,可能仅我⼀⼈吧。
做研究往往是使⽤办法是笨办法,有的时候笨办法可能是最有效的⽅法。⽐如说,像连读预算的这样的⽅式,对于⼀个国家,⼀个地区,你如果连读它的预算超过⼗年,基本上你对它的经济状况是了如指掌的。甚⾄可以说,⾮常清楚它的经济上的问题在哪⾥,甚⾄可以给出它未来的发展⽅向。这也是北京的朋友,他们在意我谈美国问题,并且希望我⽐较系统地谈⼀下对美国贸易战之后的基本的⾛向,好来判断美元、美元计价资产的趋势。
组建这个平台,组建这个投资群,其实也是⼀些朋友的建议,甚⾄是怂恿。他们希望我搞⼀个平台,因为原来是他们打算⼀起来合作,搞⼀个基⾦,就是搞⼀个投资基⾦,私募的。后来我考虑到,基⾦的操作过于复杂,涉及到⼀些法律问题,我嫌麻烦,不想做这个事情。后来⼤家说就搞⼀个平台,⼀个准基⾦式的平台,我觉得也可以吧。把这些年的⼀些经验、教训,留给朋友们,供⼤家学习和参考。
在决定开辟这个平台的时候,我⾃⼰⼜有了⼀些想法,因为我总觉得,既然是收费,就应该付出应有的劳动。所以后来仔细研究过以后,想先⽤⼗⼋个⽉的时间,把我⾃⼰学到的和总结的,涉及到投资学的⼀些想法做⼀个整理归纳。争取在⼗⼋个⽉之内,把这⻔课做完。原因⾮常简单,每⼀个⼈,⼈⽣,成⻓的过程,很⼤的⼀部分是财富管理。财富管理得好,从某种意义上,⼈⽣是会更幸福⼀些的。
⼯资收⼊,就算是很⾼,也很难获得财富⾃由,或者是财政⾃由。所以通常我们是,⿎励年轻⼈,⼀旦结束学业,就开始⼀边⼯资,⼀边开始展开⾃⼰的投资⽣涯。我通常对我的学⽣还有⼀个要求,除了⼯作、投资以外,还希望他们读书、写作,做⼀些学问。没有特别的,就是你关⼼的,你觉得对你⾮常重要的领域,你深⼊进去,花五到⼗年的时间,成为这个⾏业的⾏家⾥⼿。做⼀点点研究。
[[[['财富自由即,「被动收入大于主动支出」。我对财富的定义是,在你睡觉的时候还能帮你赚钱的生意或资产。——'], ['Naval', [['a',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gwODQ1OQ==&mid=2247483657&idx=4&sn=9347f0f9e3133165e40159d92113afdd&chksm=9bee6e6dac99e77b2ea5870a5e3c3b296f19ac9b3cf2c4f5eebbdf1fee75ff7bb08ad614e1e8#rd']]], [' ']]]]
我们这个平台,⼀⽅⾯提供给⼤家⼀些课程,⼀些知识,⼀些必要的知识,这是最初步的。其次,我们希望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对投资给⼤家⼀些定位吧。第⼆个⽬的就是,我们完成在全球财富配置上的⼀个空间的选择,就是不同货币计价的资产,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效果,或者意想不到的效果,提供⼤家⼀个全球投资的视野和⽅法。这是⼀个空间的标定。
同时,也给⼤家⼀个时间上的标的,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标的。时间,主要含义是,在特定的时间,价值和价格是背离的。⽐如说,我们认为,在中国,七⽉份,就是⼀个很不错的做股票投资的⼀个时间节点。
在星期三的这堂课⾥,我们开始初步展开价值论的讨论,我们会讨论为什么会在七⽉份,在中国的七⽉份会有这样⼀个可能的投资机会。当给定⼀个时间和空间的标定之后,做投资呢,可能失败或者失误的⼏率会低很多很多,除⾮你选择的太糟糕了,通常应该是不错的,如果你选择的⾮常精准的话,投资回报只要能在15%这个⽔平,那⼗年之后就不得了。
这个平台,⼀⽅⾯是介绍⼀些知识,另外希望给⼤家⼀个时间和空间的标定,⼀个框架,最后,还是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提供给⼤家⼀些信息⽅⾯的东⻄,就是会对重⼤的经济政策进⾏解读,对⼀些⾏业、产业发展的变化,提供⼀些分析。⼤概就是这三个吧,课程。⼀个时间、空间的标定,另外呢就是提供⼀些政策解读和⾏业的变动,但我们这个平台不提供股票和期货的、具体内容的指导,不涉及到具体的内容和项⽬。
好的,我们今天介⼊,开始进⼊到我们今天的的主题。在讲中美贸易战之前呢,给介绍⼀下的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是⼀个史学家,他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新伯罗奔尼撒战争这个词,这本书是对⻄⽅影响⾮常深远的⼀部史学巨著。修昔底德的地位,在⻄⽅的地位有⼀点接近司马迁,但他⼜和司马迁不太⼀样。作为⼀个战争史的著作,这本书还是让⼈看到了很多的东⻄。
美国的当代的思想家借⽤修昔底德,和⽤新伯罗奔撒战争这件事情,来锚定,或者是渲染,⼤国之间的纷争,特别是描述中美之间的纷争。这个我个⼈认为修昔底德陷阱这个词本身提出来,它是有⼀些想法的,有些意图的,它并不能描述真实的中美关系的现状以及未来。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在⼀个狭窄的岛屿上,进⾏有限的这个争夺,我们是在⼀个全球⼴义的范围之上,进⾏合作。
修昔底德陷阱,实际上是中美关系恶化的⼀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因为他的结论是⾮常清楚和简单的,就是两个⼤国,在进⼊到势⼒相当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陷⼊修昔底德陷阱。这是⼀种在理论上的⼀种描述,或者是⼀种⼼理上的暗示。所以,⼤家要记住这件事、这个书,倒不必记住书的作者,修昔底德陷阱,这个词是可以记住的,因为它毕竟构成了美国现在意识形态的⼀个理论基础,知道这件事就可以了。
修昔底德陷阱给美国⼈带来了集体的焦虑,就是当美国⼈在享受了将近⼀个世纪的这个称霸,甚⾄是这种超级霸权之后,突然开始有⼀种将要被替代的焦虑。在处理这个焦虑的时候,美国⼈有⼀些慌乱。当然了,我们中国⼈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有问题,就是我们不是很重视美国⼈的焦虑,或者是我们⽆法感受美国⼈焦虑,美国⼈这个焦虑,它采⽤的对这个焦虑,它处理的⼿法是有问题的。
美国⼈选择的处理焦虑的⽅法,粗糙、简单,或者是简单粗暴,就是他们通过选票选了⼀个很神奇的总统,他们认为这个⼈,可以处理修昔底德陷阱问题。这个⼈是特朗普,特朗普能解决⽬前美国遇到的内部问题和外部竞争的问题吗?这其实是⼀个⾮常好的问题,也是⾮常严肃的⼀个问题。那么我们对特朗普这个⼈要多少有⼀些了解。
我们先回到⼀个⽐较宏⼤的框架之上,来看问题和分析问题。事实上,我们在当代史⾥边出现了⼀次重要的转折,这个转折就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是1990年前后,苏联解体,苏东整个的社会主义阵营垮掉,这是⼀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其实带来了资本主义⾛向了极端化的发展。因为正⾯的外部的竞争压⼒取消之后,资本主义进⼊到⼀种恶性膨胀和恶性发展的阶段。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的⼀个经典的代表性国家,在1990年代之后开始进⼊到⼀个⽐较扭曲,甚⾄是极度扭曲的这样⼀个发展阶段。所以,美国持续的资本利得⽔平偏⾼,持续的出现贫富分化,以⾄于由于资本利得⽔平偏⾼,贫富分化严重,美国的资本积累率⽔平不断的下降,甚⾄出现负值,以⾄于美国经济发展,虽然好过很多很多国家,但仍然是缺乏竞争⼒的。
在介绍⼀个⼤背景的时候,我们可能⽆法回避对⼀些⼈的评论,这⾥我简单说⼀下⾥根。美国⼈对⾥根的评价很⾼,可能⻄⽅世界对⾥根的评价都很⾼,中国对⾥根的评价也是⽐较⾼的,但作为⼀个严肃的学者,我对⾥根的评价是⽐较低的。他毕竟是⼀个相对浅薄的政治家,他没有看懂,当年罗斯福和马歇尔对美国的未来的规划,他甚⾄终结了这个规划,终结了这个进程。终结这个进程,他⼜没有办法预留下未来变数的应对策略。
⾥根的杰作是摧毁前苏联和前东欧地区。摧毁⾃⼰的战略对⼿,是件好事吗?从浅薄的表⾯意义上来看,这是件好事,所以获得了⾼度的评价,获得了⻄⽅的⾼度评价。但从地缘政治的⻆度,从战略发展的⻆度,⾥根做了⾮常糟糕的⼀件事情,就是他彻底粉碎了罗斯福和马歇尔留下的冷战格局———这个冷战格局,对美国是最有利的,⽽且也是美国治理世界的⼀个框架、⼀个⼯具。
⾥根结束了苏联,可能他根本意识不到,他放出了⽐苏联更为强⼤的两个新兴的政治体和经济体。⼀个就是欧元区或者是欧盟地区,通常我更愿意把它概述为德意志第四帝国。我有⼀段话好多⼈引⽤,就是德国⼈⽤马克代替坦克,在两德统⼀后,⼜再⼀次统⼀了欧洲。我把它称之为"德意志第四帝国"。
欧盟,以⾄于欧元出欧元区的出现,实际上是从另⼀个⻆度撼动了美国帝国霸权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这⼀点,在冷战时期是不存在的,因为冷战的原因,欧洲必须成为美国的附属国或者附庸国,其他的⼀些国家伺机成为前苏联的附属国或者附庸国。这样⼀个结构,对于美国全球治理是⾮常有效的、好的,并且是缺乏竞争对⼿的。
除了德意志第四帝国的出现之外,就是东⽅⼤国的出现,就是我们国家迅速地崛起。因为冷战结束,⼀些与之相对应的新的政治伦理,或者是经济伦理开始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全球⼀体化。全球⼀体化在⼀超独霸、独强的时代,使得原有的分裂的格局得以弥合。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是最⼤受益者,他得以迅速的发展、强⼤,迅速的发展壮⼤,成为今天这这样的⼀种格局。
事实上⽆论是美国,还是这个世界,对1990年发⽣的事情,其实缺乏深刻的思考和准备。世界的剧变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的,要等到30年之后,到了2020年,⼤家才看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这样⼀个结果,其实30年的时间,对于⼀代⼈并不长,但它已经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当时而言,它看上去是⼀件好事的时候,30年之后,它可能带来⼤家意想不到的严重的或者是⼀种结果。但⽆论如何,这个结果对中国是有意义的、有利的。
回到今天的主题,美国⼈选择特朗普,让特朗普来应对这样⼀个巨变的局⾯。特朗普,他是⼀个地产商,他有他的很多很多的优点,他也有很多很多的问题。美国应对的问题,有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显然,特朗普在应对美国国内问题上,是没有系统思维的,或者是他对美国存在的国内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也没有相应的策略,甚⾄根本就没有去"改变"那样的勇⽓。
美国出现了这种让⼈感到⾮常震惊的资本利得的,这种过度的资本利得的存在的状况,这意味着美国国内的改⾰的焦点,实际上是税政改⾰,或者也可以说,美国需要再⼀次进⾏⼟改,即⼆次⼟改。他需要在这⽅⾯做出⾮常深刻的思考,⽽且做出⾮常果敢的、坚决的、有⼒的制度变⾰。我仔细分析了美国的财政状况,如果不进⾏这样的变⾰,美国的衰落,⼏乎毫⽆办法,就是不可避免。
我这么说吧,美国⼈在此时此刻选择特朗普,是解决不了美国国内问题的,特朗普本⼈,也没这个意愿,或者是他也还不具备如此⾼的⽔平,他不是伟⼤的思想家,也不是那种战略⼤师。美国历史上具备这种能⼒的⼈,除了建国的那些⾮常优秀的总统以外,⼤概就是威尔逊做得不错,罗斯福、肯尼迪,可能他们做了⼀些事情,但还到不了威尔逊那个程度。特朗普,那就距离威尔逊差太远了,所以,他国内问题解决不了,那么,他能解决国际问题吗?
我并不认为特朗普能很好的解决美国的外部纷争。我看了特朗普的《交易的艺术》这本书,这本书,他们很多⼈把它当成教科书,我对它的总结就⼀句话:叫"滚⼑⾁战法+悬崖边策略"。我觉得,这是⼀本⾮常糟糕的⼀种⼩流氓似的教科书,它不是⼀个战略⼤师应该使⽤的⽅法和策略。因为作为"滚⼑⾁战法",它是很丢⼈的,它会使使美国这个国家显得
它会使美国这个国家显得⾮常之不严肃,它会使美国的信⽤,甚⾄美元的信用⼤⼤的贬损。⾄于悬崖边策略,这是属于这个不正经⿊道的⼈⽤的⼀种⽅法,作为国家间的处理,他可能在⼀瞬间、短时期是有效的,作为长时间的、长期的合作,悬崖边策略是⽆效的,甚⾄是有害的。特朗普在上任之初,在贸易战采⽤的⽅法,其实是低级、卑劣和⽆效的。
第四个,就是中美贸易战之后的新格局。我们⾸先,给贸易战⼀个基本的定义。通常我们这个定义,它是⼀个进程的概念,就是通常贸易战分四个阶段。第⼀个是贸易摩擦,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贸易往来过程中出现的⼀些问题,它主要是存在于"产品之上";第⼆个阶段是贸易战,⼜称商战,它是"整体上"的关税壁垒。我们现在跟美国进⾏的就是贸易战;第三个部分,那就是全⾯的经济对抗,就是升级到贸易战以外的领域⾥边,⽐如说科技战。
全⾯的经济对抗,会使得这个贸易战,开始失去控制。因为会采⽤⾮贸易⼿法来对对⼿进⾏制裁、惩戒,甚⾄进攻。事实上,美国⼈已经开始使⽤反恐、甚⾄反贪的⼿法,进⾏了超常规的贸易战。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进⼊到或者部分进⼊到,全⾯经济对抗的这样的⼀个环节。所以,我把中美贸易战定义为第2.5阶段。
贸易战的最后的⼀个阶段。这第⼀阶段是贸易摩擦,第⼆阶段是贸易战,第三阶段全⾯经济对抗,第四阶段是新冷战,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或者国家集团之间,由全⾯经济对抗进⼊到新冷战,发展到全⾯的政治对抗。现在呢还没到这个阶段,我们处在2.5阶段,就是全⾯经济对抗,现在也只是借助⼀些其他的,⽐如反恐的⼿段,还没有到了全⾯的经济对抗这个过程。对贸易战进⾏清晰定义,才能够清晰理解我们的态势,才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否则我们会忙乱中出错。
中国呢,对贸易战是⾮常痛的,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始于贸易战,就是中国的第⼀次鸦⽚战争。第⼀次鸦⽚战争,英国⼈通常称"英中战争",或者是"通商战争",就是贸易战,1840年到1842年这场战争,⾮常有趣。当时的英国和现在的美国是⼀样的,就是巨额的贸易逆差,导致英国的经济极度扭曲。英国⾮常⽣⽓,但它⼜没有办法,反复与⼤清帝国商议,但⼤清帝国对这个事情不重视,就是⼤清帝国完全不能理解英国⼈的焦虑。
英国⼈在没有办法处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开始剑⾛偏锋,将贸易战,普通的贸易战进⾏了升级、扭曲,他们开始了鸦⽚战争,采⽤了⾮对称贸易,就是鸦⽚和战争⽅法来处理普通的贸易问题,将贸易战升级到最⾼阶段。这件事情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因为它变成了由⼀国对华贸易战,最后变成了全世界对中国的贸易战,以及军事战争,全世界趁机敲诈勒索,强迫⼤清帝国签下了⼀系列的平等条约。给我们留下……。
所以,有这个1840年这场贸易战做底⼦,所以,中国⼈对全世界在贸易上⾯可能做的事情,我们是有着彻⻣的这种感受的。所以,我们对这回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我们有我们独特的观察视⻆和独特的想法。当然了,历史虽然有时候惊⼈相似,但毕竟不同以往了,中国和1840年的⼤清帝国有着本质的不同了。
美国⼈是否意识到,今天的美国与当年的⼤英帝国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呢?我看,⾄少特朗普对此事的认识有局限性,他可能对今⽇的中国,对今⽇的世界,还缺乏⾜够清醒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今天美国的政治家,可能远远⽐不上当年处在最兴盛时期⼤英帝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肤浅到让我感到惊讶,感到莫名其妙,感到不可理喻。
美国并不了解他的对⼿,其实美国的对⼿,假设是对⼿的话,中国。中国的经济体是⼀个什么状况呢?如果⽤GDP来衡量的话,那么美国是20万亿,中国是14万亿,相差了6万亿美元。美国看上去⽐较⼤,事实如此吗?真正的经济学家,没有⼈喜欢⽤GDP的,因为美元计价的GDP本身有很⼤问题,尺⼦就有问题,被尺⼦衡量的那个物也有问题。周三我们会讲价值和价值的这种衡量的问题。因为GDP作为⼀个尺度,是完全测不准的。
通常我们使⽤的⽅法是购买⼒平价;购买⼒平价,美国仍然是20万亿,而中国是26万亿美元,就是我们⽐它多出6万亿。26万亿美元的购买⼒平价仍然是保守的,就是我们的数字可能远远⼤于这个数字。事实上,中国在整个的⽣产领域,在所有的⽣产领域,都远远超过了美国。在有些⽅⾯,甚⾄是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总和。例如,钢铁,全世界16亿吨,8亿吨在中国,剩余的8亿吨在世界的其它地⽅,世界⽣产第⼆的是河北,第三是唐⼭,⼤概是这样⼀个情况。
除了购买⼒平价以外,我们通常很喜欢⽤的⼀个指标,就是粗钢存量。粗钢存量,我们在2015年的时候,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粗钢存量,意味着⼀个国家的⼯业化程度、⼯业化⽔平。按照我国现在的钢铁⽣产的总量的这个规模,和我们可能持续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在本世纪中叶,我们的粗钢存量,肯定是美国的两倍以上,也就是我们的⼯业化⽔平,是会远远超过它,它追不上,⽽且在很长⼀段时间,他会继续落后的。这是美国⼈,判断中国的⼀个基本的视⻆。希望他们能看明⽩这个道理。
由于中国是真正的制造业⼤国,或者是⼀个创造价值的国家。⼀个制造业的⼤国,或者⼀个创造价值的国家,是不惧怕贸易战的,甚⾄是欢迎贸易战的。因为贸易战,我们通常听到的语⾔是两败俱伤,其实不是的。对那些不能创造价值的国家,要去掠夺价值的国家,贸易战是⾮常⾮常危险的⼀种举措。为什么美国⼈现在知道麻烦了,他们感到有些害怕,是因为他们知道,当他们向创造价值的中国发起贸易战,可能给美国带来的是灾难性后果。
⼀个伟⼤的政治家不能光有喜感,因为你不是舞台上的演员,特别不是舞台上的⼩丑。⼀个伟⼤的政治家,应该具有深厚的历史素养,就是史学的素养。那么,特朗普是否明⽩美国在过去100年发⽣的四次贸易战呢?我想他应该梳理⼀下⼦,在美国过去的历史上,他们发动的四次贸易战。我先给结论吧,四次贸易战,没有⼀次打赢。其中的第三次,美国对⽇的那场贸易战,不是在贸易战上赢的,是在⾦融战上击垮⽇本的,其余的基本上全是以失败⽽告终。
[[[['《美国历史上的七次贸易战》', [['a',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Y1MzM5Nw==&mid=2247484571&idx=1&sn=52abdd901bbaaf5a24ab542552712896&chksm=fccceea1cbbb67b7702717cae501d37a2da289f14ea82f86071a8bb47abe1e7bc2802cec3182&scene=27#wechat_redirect']]], [':波士顿倾茶事件、斯姆特 - 霍利法案、60 年代鸡肉大战、87 年日美贸易战、美加木材战争、93 年香蕉战争、2002 年钢铁关税']]]]
在⼈类进⼊⼯业化以后,发动的⽆数次的贸易战中,有掠夺价值的国家战胜创造价值的国家吗?有的。我刚才讲的第⼀个案例,鸦⽚战争。但那不是贸易战的结果,那是⼀种经济战或者是军事战的结果,不能把它归结为贸易战的结果;如果是进⾏常规贸易的话,⼤英帝国可能经济就崩溃了。我们看到特朗普在处理贸易战这件事情上,他并没有设置美国的底线,他们可能会采⽤更为极端的措施。
当美国开始抓⼈,开始搞各种各样的⼩动作,开始扔出⼀个⼀个的其他的炸弹或者招数的时候,包括⽬前在⾹港发⽣的⼀些事情,其实他们已经开始进⼊到了⼀个已经超越贸易战本身的、这样⼀个全⾯经济对抗,甚⾄全⾯政治对抗的这样⼀个领域。这对美国是⼀次严肃的考验,是⾮常危险的。因为,毕竟美国今天发起贸易战,和过去100年它发起的贸易战,对⼿截然不同,所以,结果也可能截然不同。
时间进⾏得⾮常快,我就不再去重述美国百年贸易战的历史了,⼤家有空⾃⼰上⽹去查就可以看到,那⾥边的成败我也不想多说。我们简单地进⼊到今天的最主要的部分,应该还有⼗⼏分钟。我们进⼊到今天最主要的环节,就是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它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之所以敢于发动贸易战,它应该具有⼀定的条件,它⾥边既有它的需要就是原因,还有具备⼀定的他们的条件,对他们发动的原因和条件有深刻的理解,才可以有我们的应对策略。
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表层原因是⽆解的巨额贸易逆差和巨额财政⾚字,深层原因是中国迅速崛起,并开始动摇美元霸权,以⾄于开始成为美国经济的⼀个外部扰动因素,甚⾄在某种意义上,动摇了美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霸权,这是他发起对华贸易战的深层原因。因为必须通过某种⽅式遏制中国的崛起。他们第⼀步采⽤的⽅法是贸易战。
美国具备从中国打贸易战的条件吗?我想,他们⾄少⾃⼰有评估的。他们具备⼀定的内部条件,也具备⼀定的外部条件。所谓的内部条件,就是美国"再⼯业化",开始进⼊起步阶段。这⾥边,我要再谈⼀个历史人物,就是奥巴马:奥巴马⼋年执政,负⾯评价⽐较多,正⾯评价⽐较少,就是⼤家看不到奥巴马做了什么。我做⼀个总结吧,从⼩布什开始到奥巴马,他们其实在美国"再⼯业化"⽅⾯是有想法的。
奥巴马⼋年任内,美国从⼀个能源对外⾼度依赖的国家,特别是⽯油对外⾼度依赖国家,到了能源⾃给⾃⾜甚⾄现在可以出⼝了,美国的能源出⼝的量和规模都⾮常之⼤。你知道,解决能源问题是⼀个国家"再⼯业化"的根基;实际上,美国不光是能源问题解决了,⽯化⼯业也在迅速的崛起,并且⽯化⼯业给美国带来了巨额的收⼊,和差不多相当于千万级别的这样⼀个就业机会。所以,美国的"再⼯业化"确实在进步、在进展阶段,这是它发动贸易战的内部条件。
⼤家可能注意到了,特朗普上来打贸易战,起步的是钢、铝。就是美国在处理完能源之后,在钢、铝上⾯开始较劲了。美国"再⼯业化",⾸先是要解决能源,其次解决钢、铝,因为它在数字经济领域⾥边是⾮常先进的,如果它这个结构性的调整,进展顺利的话,那么美国的"再⼯业化",实际上是具备相对应条件的。今天讲不了那么多,其实我原来是想讲一下子"数字化以后,可能给美国⼯业带来的⼀些新的机遇"。由于讲不了那么多,我就简单把这个题⽬放这⼉,将来有时间我们可以再讨论。打贸易战的内部条件是,美国"再⼯业化"开始进⼊起步阶段,他希望进⼀步把它做好、做完。
它(美国决定对中国打贸易战)的外部条件,就是今天的敏感话题,就是他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极度扭曲了。其实,美国的学界甚⾄包括政治家,对中国经济都是不看好的;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极度扭曲,特别是中国的房地产极度扭曲。因为今天这个讲课,我就不放图表上来了。这个地球上有三⼤泡沫,第⼀⼤泡沫就是中国的房地产的泡沫,第⼆⼤泡沫是美国的股市泡沫,第三⼤泡沫是⽇本的债券泡沫。其中,他们认为中国的这个楼市的泡沫,已经到了相当严峻的阶段,甚⾄可能对国⺠经济整体构成摧毁性的、打击的那样⼀个状态。
关于"中国经济极度扭曲这件事情",今天不讲,因为今天不能讲,讲完了以后,会导致我们的平台可能不⾏;所以,我们不触碰任何敏感的话题。今天此段略过。
时间进展的⽐较快,我们今天可能讲课要稍微延长⼀点点。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的、⽅法和进程。⽬的是清晰的,他希望美国重建⾼端制造业,完成⼯业化升级,消化美国财政⾚字,维护美元的世界霸权———⽬的⾮常明确。那么⽅法呢?⽅法,我倒是觉得特朗普可能没有想得很明⽩、很透彻。不管怎样,我们看到他的第⼀步,就是贸易战,⽽且不光对中国开始,⽽且是针对全球都开始了,他的第⼀步贸易战,打得还可以吧。
那么特朗普的第⼆步,就不是贸易战了。因为贸易战针对其他⼀些国家是有⽤的,针对创造价值的⼤国中国,贸易战是不⾏的。那么,他们会很快的启⽤第⼆个阶段,进⼊第⼆个阶段———科技战和⾦融战。科技战已经开始了,效果并不理想。其实,美国⼈⾼估了⾃⼰在科技上⽅⾯的潜质和能⼒,当然也不是说没有斩获,但是能起到多⼤的作⽤,仍在观察之中。显然,单纯的科技战是赢不了贸易战的。
那么美国还有两个杀⼿级的武器"王炸":⼀个就是⾦融战,另外⼀个就是热战————这,就是他⼿上的两张王牌。⾦融战的⽅式,不会是⽇本那样的⼀个结果。我前⼀段时间说过,今天反正这个演讲也不能说透,就是"没有⼴场的⼴场协议",在中国已经推⾏了六、七年了吧。我再说⼀遍,"没有⼴场的⼴场协议":就是⼈⺠币相当⼀段时间是被严重⾼估了,然后,出现了⼤规模的资本外流。
这六年时间,可能⼤概有3万亿美元的资本流出中国,资本积累率的⼤幅度下调,是中国经济开始转弱或者是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根本性的原因。其实,这是⼀个"没有⼴场的⼴场协议",请记住我的话,在特朗普开打贸易战之前,美国⼈已经开始了对华的⾦融战。现在,仍然是初步阶段,就是⼤规模资本外流,还没有进⼊到⾼潮,很快,你们会看到⾦融战⾼潮的到来。
⾄于热战,我们注意到焦点,焦点实际上还是在中东地区,而在中国的周边地区,暂时不具备热战的条件,可能台湾问题算是⼀个焦点性的问题。但再这个问题上⾯,我个⼈认为中国⼈有智慧,把它处理好,不会构成灾难性的结果。因为,我们现在不是在中国周边,采取⼤规模经济军事对抗的这个最佳时期,现在不是。
时间过得太快,⼀个⼩时转眼就到了。我们花⼀点时间谈⼀下⼦中国的应对策略,就是⾯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我们应该采采⽤什么样的策略,去应对它呢?我简单的做了⼀点点的归纳。
初始阶段,应对贸易战,中国是应该是"以王道对付霸道"。其实,贸易战初期阶段,我们的应对有些凌乱或者是说慌乱,或者是策略上出现⼀点点的瑕疵。初始阶段,他们发动的贸易战,开战的时候,我们确实是选择了打农产品。我的意思是,当美国⼈发起贸易战,对我们加征关税的时候,我们应该将他们的农产品的关税降低到零,⽽不应该以眼还眼、以⽛还⽛———初始阶段不要这么打。
当贸易战进⼊到中场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些打痛它的措施,事实上就是现在我们做的⼀些措施,确实让美国⼈感觉到疼了。但,这些措施仍然是贸易战的层⾯,我们并没有开始做更深刻、全⾯的科技战和⾦融战的准备,甚⾄做热战的准备。其实,我们此时此刻需要做的真正的准备,不在外边,在⾥边(国内)。我们现在实际上是,"经济结构逐步扭曲以后要⾯对的问题"能否处理好,是决定我们这个贸易战成败的关键。
贸易战的初始阶段,我是主张:第⼀条,以王道对霸道;第⼆条,我是主张人民币汇率做⼀次性深度调整,深度调整的意思,就是我们主动的跨越7.0的⽔平。但这件事情,即第⼀条、第⼆条都没能够实现,以王道对霸道这个事情,没有实现,⼀次性调整到位,这个事情也没有实现,因为6.9,就是汇率在6.9附近波动,对中国⼈是⼀个⾮常麻烦的⼼理过程,是⼀个折磨,就是我们应该跨越这个⼼理上的这个线,然后把它变成别⼈的麻烦。
然后,我们应该在⼀个相对合适的时间段⾥边,让⼈⺠币处于⼀个完整的、或者较长时期的升值预期,⽽⾮贬值预期,这对中国处理⾦融问题是⾮常有利的。现在在6.9这个地⽅徘徊,很容易形成贬值预期,资本不愿意⼤规模进⼊,甚⾄仍然有资本外流的可能性,所以,在策略上应对贸易战,对汇率上⾯处理,仍然是不到位的。但现在已经⾛到这⼀步,也只能如此,现在没有更好的⽅法可以应对这个事情。
⾯对贸易战的第三个⾮常重要的建议,就是我们必须启动直接税改⾰。其实,启动直接税改⾰也同时是⾦融战的⼀部分,就是我们⼀旦启动直接税改⾰之后,⼤规模资本外逃,就会被遏制;同时,我们⼀旦启动直接税改⾰,会吸引海外资本⼤规模进⼊。其中的原因,今天我不讲,可能和⼤家的想象有⼀点背驰,我将来可以写⽂章,并且把例⼦举出来。直接税为什么会使⼤家觉得外资会进来,就是因为直接税实际上是"确认资产持有、确认资本利得",是相当于对资本保护的⼀项重⼤措施。
当然,应对贸易战还有其他⽅⾯的⼀些需要做的事情,⽐如说数字化政府,⼤规模精兵简政,压缩财政⽀出,降低税负等⼀系列措施。另外,最后⼀个,刚才我说的第五项。第六项就是,就是必须解决⽬前的⾦融问题,中国的⾦融问题是⽑细⾎管堵塞、到不了的问题,⽬前通过数字技术是完全可以处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也提出了系统的⽅案。但是中国的⾦融问题,是⾮常⾮常棘⼿的。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涉及敏感问题,这个问题略过。
预期⼀下贸易战的三种可能性。贸易战,最糟糕的局⾯,就是从贸易战升级到科技战,再升级到⾦融战,最后升级到新冷战———这是最最糟糕的结局。⽬前,我们看到的是贸易战仍在不断升级,就是现在升级到科技战和部分的⾦融战,⾦融战还没有全部的打起来,因为他的"王炸"还没放出来。这个"王炸"今天不能说,为了平台吧,不说这件事情,我⾦融战不说了。到新冷战这个⾼度呢,可能它这个进程还有⼀段时间。我们对未来的发展,谨慎乐观。
我对今年的这个情况,是相对乐观⼀些吧,因为很快中美重返谈判桌,达成"有限度"的贸易合作,中美会进⼊到⼀个相对平稳的⼀个状态。但这个平稳的状态,不代表结束了贸易战,不代表我们回到了原来的Chinamerica的状态,回不去了。只代表给⼤家相对留出⼀个喘息的机会,这个喘息的机会可以构成我们的股市,可能会有⼀次不错的表现吧。这个时间长度有多长呢?我今天暂时不做出⼀个决定性的判断吧。
贸易战最好的结果,就是进⼊到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最佳状况。中美之间很难,但是,中国应该对地球上大概⼀半的国家进⾏双边贸易谈判,然后进⼊到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最佳状况。我们应该主动的对其他国家去做这样的事情。与⼀些国家进⾏贸易战的同时,我们要考虑对另外的⼀些国家,要采取王道的⽅法来处理"贸易问题",因为我们是创造价值⼤国,制造业⼤国,我们处理这⽅⾯,对我们更为有利。
我们进⼊到今天的、课程的最后⼀个环节,就是贸易战之后的世界经济新格局,或者是后WTO时代。显⽽易见,WTO这个体制已经被摧毁了,那么以后,全球的贸易格局变成了⼀种崭新的、区域性的经济结盟关系,或者是经济同盟关系,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后WTO时代变成了⼀种区域性的经济联盟或者经济结盟,它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很多新的问题,也带来新的机遇。
贸易战之后,全球会形成三个重要的经济板块。第⼀个经济板块就是北美⾃贸区的经济板块:特朗普的动作⾮常快,⽽且做得很漂亮,就是他在处理NAFTA的再谈判的过程中,表达出了极⾼的谈判技巧、能⼒和⽔平。新的北美⾃由贸易协定,跟NAFTA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新的协定,实际上在经济上完成了美国对北美的统⼀。再说⼀遍,新的北美贸易协定,实际上是美国在经济上,完成了对加拿⼤和墨⻄哥的经济统⼀。
因为⾃贸协定⾥边最核⼼的问题,实际上是纠纷仲裁。纠纷仲裁这个事情,通常是⽤国际法来处理,或者是第三⽅处理,或者是专门的仲裁机构来处理。北美⾃贸协定的仲裁,实际上是以美国国内法来处理。⼤家听明⽩了吧?当使⽤美国国内法来处理北美地区经济纠纷的时候,实际上,他(北美地区)在法律上⾯已经变成⼀国了,在法律制度上,已经变成⼀国了。这是⼀个巨⼤的历史性跨越。实际上美国⼈⼀⽅⾯在退群,⼀⽅⾯在扩容或者叫扩群,⾄少北美它做得⾮常好,⽽且他可能⽤同样的⽅式去处理⽇本、韩国和其它地区的关系。
最⼤的板块是北美板块,它的整体规模⼤概是22万亿美元。第⼆⼤的板块是东亚板块,就是中国、⽇本、韩国,可以加上台湾和⾹港,这样的⼀个东亚的板块。东亚这个板块总量规模,⼤概是在22万亿⽔平这个附近,⼤概21万亿,如果不算上台湾和⾹港是21万亿。如果都算进去,和北美旗⿎相当。这个板块的整合,⼀直遇到意识形态问题的⼲扰,实际上可能我们的问题多⼀些吧,中国的问题我们⼀直太抗拒,我们的问题可能多⼀些。
令⼈欣慰的是,在中美贸易战之后,我们的政治家和⼀些思想家或者⼀些学者,开始明⽩"东亚⼀体化"的重要意义了。所以,中⽇之间的谈判进展很好,中韩的谈判也很好,但是⽇韩之间的谈判出了问题,就是这个三⻆⾥边,中⽇、中韩进展都不错。我相信,台湾问题也没有问题,在经贸上⾯。⾹港就没有问题了。其实是⽇韩之间,在某些问题上要慢慢放下包袱,达成⼀致,那么东亚的这个⾃贸协定,⼤体上是可以期待的。
"东亚⼀体化"的意义⾮常重要,就是东亚⼀旦完成⼀体化,他将构成全世界最强⼤的制造业能⼒:这⾥⾯的制造业包括了⾼端制造业、中端制造业、低端制造业,它是⼀个完整的体系,⽽且极其强⼤,⾮常强⼤的制造业体系,它真的是创造价值的核⼼。另外,⼀旦中、⽇、韩在经济上完成⼀体化,原有的政治问题、政治纷争,会变得不那么重要。另外,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东亚是全世界武装度最⾼的地⽅,基本上⽇本和韩国,包括朝鲜,台湾,都武装到牙齿了。
原来我们担⼼的热战,其实是在这个区域。如果经济⼀体化进展顺利的话,热战将会变得遥不可及,⾄少短期之内不会爆发激烈冲突。那么,对中国的意义是不⾔⽽喻的。"东亚⼀体化",现在肯定是中国⼈要做领导者,要放下以前的⼀些⼼态,要以"王者"的姿态出现,来把整个东亚经济的总体规划做出来。本来,我这⾥边想谈⼀下"⼀带⼀路"的,但是后来朋友们说:不许谈。那么好吧,敏感话题,就不谈了,到此为⽌。
最后我谈⼀下欧洲的板块。本来我在⼤学讲课的时候会讲,2014年默克尔给习主席送的那幅地图,你们在⽹上搜⼀下,那幅地图。其实,默克尔是⼀个伟⼤的政治家,她在2014年送给习主席的地图是有很深刻的含义的:那幅地图向北、向⻄,没有边界,只有东南⽅向有边界。这张地图上最有趣的是没有⽇本,是明末清初德国⼈画的中国地图,它只有东南⼗三省。很有趣的⼀幅地图,其实德国⼈的意思是:你⼤胆的向⻄去吧。
我写过⼀篇⼩⽂章,⼀千多字,就是 ‣ 。中国⾃古以来,"在⻄北取势,向东南谋利",这是中国的地缘的⼀个态势,或者地缘政治的⼀个基本的逻辑,在今天⼀样是如此,甚⾄我都主张迁都咸阳,我主张向⻄去,直接开发中国⻄部边疆以外的七个斯坦,那有7亿⼈,加上中国的13亿,构成⼀个20亿的完整经济体。我是反对南下,特别是反对帮助南亚和东南亚国家进⾏经济开发。
欧洲的总量是19万亿美元,⽐北美和东亚都⼩。欧洲正在⾯临英国脱欧的、分裂的⻛险。欧洲,⾯临欧盟建⽴、欧元区建⽴以后的最⼤的⼀次震荡和风险。我说过,就是1990年发⽣的事情,不仅美国有深刻影响,对欧洲也有深刻影响,就是欧洲的政治和经济更右了,就是贫富分化更严重,整个经济没有效率,资本利得太⾼,以⾄于欧洲的经济发展缓慢,以⾄于他们的⼈⺠⽣活⽔平⼤幅下降,以⾄于资本⼤量流出。
欧洲需要深刻的内部改⾰,同时也需要更好的处理欧洲与外部世界的⼀个基本的关系。欧洲必须学会妥善地处理与美国、与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如果他们不能妥善的处理内部⽭盾和外部关系,欧洲的麻烦很⼤。怎么说好呢?就是默克尔的德国领导的欧盟告⼀段落了,欧洲出现了右倾和分裂的这样⼀个趋势,暂时我们看不到有伟⼤的政治家出来能够整合和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对欧洲的未来是有疑虑的,对欧元区的投资抱有疑虑的。
延长了20分钟,我想本来有个结尾,我想今天不说结尾了,因为涉及到结尾部分⼜⾮常敏感。被禁⾔了15天,刚刚恢复,主要是想这个平台⾮常重要,⽽且现在⼤家都这交费了,平台不能因为我过于激烈⽽导致它关闭,所以,今天最重要的最后这⼀段,我们将来找合适的机会再说吧。⼤体上我对中美贸易战有⼀个梳理,未来的⼀个发展有⼀个梳理和看法。
如⽆意外,那么中美贸易战的这个结果,我们是会有⼀个相对⽐较乐观的⼀个预期吧。我们对欧元区是不看好的,对美元区是有⼀定的疑虑的。对欧元区不看好,不代表欧洲旁边的以英镑计价的资产不好,甚⾄,由于脱欧的过程可能会砸出⼀个⼤坑来的机会。所以,北京的朋友⼀直是在问我。
我们也在仔细地观察,⼀个是瑞⼠法郎计价的资产,⼀个是英镑计价资产,是否会出现⼀个令⼈期待的局⾯。如果美元和欧元出现剧烈波动,甚⾄⼈⺠币出现剧烈波动,我们该在哪⾥避险呢?还有对⽇元的看法。今天不深⼊讨论了,作为⼀个分析的框架吧,留给⼤家。今天就说这么多吧,因为毕竟16点21分了,我们留点时间跟⼤家进⾏讨论。谢谢你们,谢谢⼤家。周末愉快。
课后回答:
我先说一下英国脱欧这件事情。
英国脱欧这件事情,其实由来已久;脱欧的起点,实际上,在东、西德统一时,撒切尔夫人就有一段很重要的讲话,那个讲话,实际上为后来的脱欧埋下伏笔。我今天讲课的时候说过,德国用马克代替了坦克,统一了欧洲,建立了德意志第四帝国。对于这件事情,英国非常的清晰、非常清楚,又充满了自己的不服和自己的另外的想法,这,是英国脱欧的根本性原因。
[[[['撒切尔夫人在两德统一期间扮演了什么角色?', [['a',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5955&page=0']]]]]]
英国的政治家,从来都是非常厉害的,所以他们用公投的方式,推进了这样一场脱欧的这样一种动作。很多人其实没有看懂英国的"政治的本质":脱欧,既是英国本身的思考,也代表了英语集团整体的利益取向;这里边,不仅是英国的想法,包括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甚至包括英联邦国家,整体上的一个战略性的抉择。不要把英国脱欧看成是一种简单的事情,也不要认为"脱欧"是英国国民的某一种冲动,不是那么简单的。
梅姨退下来以后,对于威尔逊这个⾦⽑,其实我对他的评价蛮⾼的,因为中国有句话叫:扮猪吃⽼⻁。这个主,可能就是"扮猪吃⽼⻁"。我们现在做任何结论为时尚早,但是,如果说,在英国出现⼀个叫威尔逊的伟⼤的政治家,其实,我个⼈并不觉得奇怪,可能他会处理好类似的事情。但⽆论如何,这是一次危险的赌博,不排除这个赌博,将英国陷⼊万劫不复之地。
顺便说一下子,因为中美金融战里边,会涉及到美国人将来可能使用的两个王炸,其中有一个王炸,我是可以说的,就是在1983年12月份英国人和美国人决定的香港港币的"联汇制度"。这件事情,美国人是可以做手脚的。一旦这件事情他们开始动手的话,会导致全球的金融体系剧烈震动,尤其是大中华地区剧烈震动———这是一个王炸,但不会轻易使用。
另外一个王炸,今天晚上不能说吧,这件事情真的不能说,但那个"王炸"比"香港联汇"的震动,还要大。
关于美股,我其实上次讲课已经讲过了。美股,显然是处在巨⼤的泡沫之中,或者可以讲,处在泡沫周期的尾部了。虽然从分析的技术⻆度看,美股没有多⼤的泡沫,⽐如说从市盈率呀、从各个⻆度看,似乎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貌似良好的治理,其实⾥⾯有很多很多的空⼦,很多的问题。我上次讲课的时候,谈到库克,苹果的职业经理⼈,不光是库克,⼏乎美国所有的⼤型公司的职业经理⼈,都在做同⼀件事情,他们获得巨额的认股权,然后他们⽤公司现⾦去回购股票。以⾄于,那些公司看上去都是⾮常好,公司市值都是如此庞⼤。但事实上,他们本应⽤于公司发展的那部分资⾦,⼜回到了资本市场上,成为炒作股票的主要⼒量———这是⾮常令⼈遗憾的事情,却事实上正在发⽣,⽽且还⽆法阻⽌的事情。所以,美国股市,在未来的不远的某⼀天,出现崩盘的局⾯,我⼀点也不感到震惊。⾄于美国的债市,我实在⽆法理解,⼀个只有20万亿美元的这样的⼀个GDP的⼀个市场,可能20万亿GDP,还不知道有多少利润,它,是如何⽀撑百万亿级别的、这样⼀个债券市场。
[[[['下一篇: ', [['h', 'blue']]], ['‣', [['p', 'bf8fed89-7df6-4ee6-847f-5bf22ee46dcd', '1829d0df-d2d3-46c2-a89d-e531ef9bc0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