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聊点老师、往事、中国的实践理性与加息缩表后的美国经济

2022-06-04



大家好,今天是2022年的6月4日,壬寅年五月初六,公历和阴历终于岔开了两天。先要跟大家说一声端午安康。今天我们聊的主题是加息缩表后的美国经济。但今天我想随意一些,我们可能聊得远一点,但主题是这个。我先试一下麦,然后下午三点钟我们准时开始。好,一会儿见。

大家好,今天是2022年的6月4日,壬寅年五月初六,先祝大家端午安康。昨天是端午节,今天是“六四”,很特别的一个日子。今天的主题是聊天儿,聊一下子加息缩表后的美国经济。不过昨天晚上怎么都睡不着觉,一到这样的日子就有时候会失眠,所以会想了很多的事情,又想到我的老师了。

所以今天在聊天之前,先聊一点老师。谈往事有的时候会有一点点的伤感,不过其实都是幸福的回忆。我之所以要聊一点往事,是因为好多朋友还是希望我有空再谈谈心学,谈心学就得谈我的老师,谈我的老师就又谈起了往事。其实昨天晚上我想得最多的恰恰是老师,因为人生有的时候的路就在那么一瞬间就注定了。

我约略是在5岁的时候得了肝炎——我现在已经记不住了,因为爸爸妈妈都走了,我已经记不住我当年得的肝炎是甲肝还是乙肝。因为妈妈是校医,所以她一定是用西医的方法来解决我的问题。我记得5岁的时候很痛苦,就是每天都要吃药,小孩吃药是一个很难的事情。然后没用,所以慢慢的就变成了皮包骨、越来越瘦,很弱。我们住的是铁路宿舍,一排一排的平房,我们家是住在最靠边儿的那个平房里边,

平房的前面有一个公共厕所,所以好多人去上公共厕所就会路过我们的院子。在我们第三排有一个老头路过院子的时候看到我,看到我以后,他觉得你怎么瘦成这个样子。他问了我,我就拿出我的药给他看,我说,得病了,所以我就这么瘦。他看完药以后,很惊讶,然后他就去找我的妈妈,跟我的妈妈商量说,要不要尝试一下中药,这样下去这个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弱。我妈妈也很急,那就试一下中药呗。我们那边没有中药铺,铁路宿舍哪有中药铺,所以老头就拿了一大堆中药交给妈妈,妈妈煎中药给我吃。

印象里,吃那个中药比吃西药还痛苦。所以那老头差不多每天都来看我,给我讲英雄麦贤德的故事、保尔·柯察金的故事,鼓励我要做英雄的话就得把这中药吞下去。我就开始吞那个中药,还真的有奇效,吞了大概有十几副中药下去,身体好像开始好起来,约略过了3个多月,慢慢地就好起来,好像那个肝炎好了,又可以跑跑跳跳了,又可以玩儿了。这个事情就过去了,然后我就开始一天天长大。

到了八岁的时候,麻烦又来了。乱跑疯跑被车子给压了,我的一条腿一根骨头断掉、一根骨头碎了,这样就不能上学了。妈妈是校医,就背我去到她的中学,去到中学就把我放在传达室后边,有一间柴房。柴房里边有一个老头,这老头负责打扫全学校的厕所,还有这个马路、卫生什么的,他是个扫地僧。这老头我认识,就是给我吃中药那老头。因为我每天去,得有一个人帮着我方便。

所以我开始在柴房,每天准点到柴房,妈妈下班的时候要把我背回去。我到柴房之后,老头说你这样下去,你要留级了。我说,那不能留级。他说那我教你吧,我说行,我就把课本背上,小学只有语文和算术。上午有一个小时,这个语文和算术就讲完了,作业也做完了。下午,他说要不要再学点东西?(真的很无聊啊,那个时候小孩啥娱乐都没有)我说“学”,他说“那行,我抄,你背,我讲。”

后来他就抄来东西,给我一本《新华字典》,我就查,查完了每个字把它认识了注上音,把它背下来,然后他讲。他讲的就是《韩昌黎文集》。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因为古文嘛,但是他讲得太好了,因为他是从唐朝的历史开始讲起,讲这个作者的经历,讲他为什么要写这个东西,这个东西要说什么道理,太有趣了。所以我就觉得很有趣。我们这个游戏就一直进行,大概一个学期的时间吧,我的腿好一些了,可以拄拐杖去上学了,这个事告一段落。

但是呢,你知道这个东西很有趣,我觉得太有趣了,比出去推铁环、跳方格好玩多了,另外我那腿也不行。所以我就每天吃完晚饭了又跑他们家去,让他接着给我讲,我就抄、背、讲。这样的时间过得也很快,一晃啊我大概就小学毕业了,那个《韩昌黎文集》也差不多讲完了。然后我这不死心呐,我说,这都讲完了?还可不可以讲点别的呢?他沉思了很长时间,他说这个《韩昌黎文集》是帮你写作的。我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写作,根本不懂。

后来他说,你若还有兴趣,那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子《传习录》。我也不知道什么叫《传习录》,后来知道这是阳明先生的书,这就是心学。后来就开始,因为上了中学了,就时间变得少起来了,但是还是一有假期、一有空还是跑过去。因为我们就住在隔一排房子,很近嘛,偶尔还能蹭点吃的,因为老师是浙江人,是很善于做饭的,我就可以蹭点吃的。这样时间又过得很快,我就上大学了。上大学之后,我字写得好,

所以就帮着我们系里边的教授抄他写的书,因为他说你字写得好,那会儿没有打字机,也没有人誊写,我是免费,就是给老师誊写他的写的新书,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儿。誊写的过程中我就会看他说什么,偶尔会提一些意见。后来他,咦,你有想法,那你可以写点东西,我就写,写完了以后他,哇,你写东西这么好,我才发现《韩昌黎文集》有用。恩师教的那些东西是有用的,因为气在、魂在,不自觉的你就在文章里表达。所以大家都读我的东西,知道我那里边的精气神哪来的。

后来,我其实并不知道心学的功用。到了北京,大学毕业以后,我才开始慢慢体会到《传习录》的力量。我今天想把这一点东西讲给大家听,今天我们不讲《传习录》,也不讲心学,因为总是会遭遇诸多的坎坷、不幸。就像我小时候,一次肝炎,廋到皮包骨;一次腿压断,几乎残疾了,到现在腿还是有毛病。老师说的话当时我不是很懂,只是记下来,他是一遍一遍的说。

八个字,我今天再给大家念叨一下子。我以前不是很懂。生活有时候教给人很多东西。第一句话叫“饥寒苦痛”;饥饿;寒冷;“苦”这里边其实不是痛苦,是辛苦;“痛”是身体的痛。其实头四个字“饥”“寒”“苦”“痛”说的都是肉体的感受。饥饿;寒冷;“苦”这个里边主要是指累,疲倦、劳累;“痛”是指身体的疼痛。那时候老师说:“饥寒苦痛,甘之如饴”。这事儿能如饴吗?

慢慢的长大了你就会懂了。饿对你的身体真的很好,现在叫生酮;寒会增强你的抵抗力,抗寒;苦,劳累、疲倦,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耐不住三天的不眠不休的劳累,你能做成什么呢?痛,身体的疼痛。你今天去健身房你能不痛吗?“饥寒苦痛,甘之如饴”。我才知道他说的男子汉、英雄应该做到的对身体的体会,这是心学里边最基本的东西:饥寒苦痛,甘之如饴。

我知道父母爱孩子,我也知道恩师与我如同父子。他能教你“饥寒苦痛,甘之如饴”,并不是非要让你饥寒苦痛,他是让你能够面对身体的东西,而且能够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变成一种自觉。有好多的朋友怕挨饿、怕受冻、怕辛苦、怕痛苦,不敢。你不能甘之如饴,你就会走向反面,过饱、过暖、无苦、无痛,那么最后你变成什么了呢?

另外四个字说的是精神的,叫“孤陋困辱”。孤、孤独;陋,简陋;困,困窘;辱,屈辱。老师说“承若恩师”,就是你将孤陋困辱承接它,就像对老师一样,你把它当成你的老师。其实这一件事情好多人可能到今天也未必有这样的个自觉。我自己的感受是非常强烈的,孤独的确是思考的一个重要基础;简陋其实是你能够渐入孤独……

困窘,10年不提拔,10年不发达,一直处在一个非常麻烦的角落里,一个非常麻烦的角色里,困,困窘;辱,其实这个东西,屈辱这个东西,人生在所难免,有各种原因的屈辱,如你能将孤陋困辱,承若恩师,那么你大概在精神上就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心学在哲学层面上他有点像索罗斯说的这种反身性,

其实好多人是出于一种生物的本能,可能对世界、对自己的认识,人生本能是贪图享乐和安逸的嘛,但《传习录》里边讲的东西它不是这个意思。当然我不是说你一定要《传习录》,你也可以不要这样的走。好多父母可能,你让他不饥、不寒、不苦、不痛、不孤、不陋、不困、不辱,快乐的一生也未必就不好。只是,于一个人,于一个机构,于一个国家,心学,它的意义有多么的大,不言而喻啊!

这一周,有朋友来我这里聊起了一些往事,他们说若你不离开北京会怎样怎样,如何如何,他们觉得我挺有才华的,文笔又很好,人挺随和,应该有机会。而来了这个地方,受委屈了。我跟他们说,若我留京,因我的洁癖而不能和光同尘,其实我的机会并不是特别的多,特别是上到可以为大家做点事情的那种程度,那个机会并不是特别的多。当然有,总是有伯乐的嘛。

可是我再做决定,我仍然会南下。因为在这里边,在香港这个地方,我有机会打开视野,在学术能力和思想高度上达到今天的这个高度。如果我在北京可能到不了今天这个高度,那么我其他的高度上去了,没有这个高度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宁愿今天这个高度。朋友说:“今天这个高度有用吗?”我说:“1999年我开始写《超级地租》,开始写《回到一九八三年》,今天其实这些概念大概已经深入很多人的心中啦。

连骂我、攻击我的人,用的都是超级地租的概念,用的我的东西。虽然23年过去,但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已经慢慢地变成了广谱性的认识,它对很多的事情会产生一种现在我们可能还不能体会的影响。总之,它是有意义的。可能这种意义我即便是留在北京做到一个程度,它也未必能发挥出来。”我这朋友最后是认同我的看法,他说:“是的。”他说:“因为大家留在北京可能会忙于事务,有好多朋友还要和光同尘,

最后可能结局并不是的那么美好。”我在1999年的时候,为了纪念今天这个日子,我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亚洲周刊,题目叫《共和国的希望不在街上》,其实是说了我们对哲学思考之后的一些东西。今天我们将建基于哲学思考或者是对历史纵深的思考,用在现实之中。其实这两天大家已经开始感受了,我们讲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已经可以解释当下的现实了。

好。回到今天的主题。还是上次那个来的朋友,我们俩聊天的时候,我反问他一个问题(这也是北京来的朋友),我说:“当年在延安,如果抗大,或鲁艺或者延安的任何一个学校建立了经济学专业,甚至有财政学、金融学专业,那么我党建设根据地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样子呢?我们可以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吗?甚至为新中国奠定一个经济学基础。”

我的朋友很震惊,“是啊!”他说:“延安的时候,没有经济学专家呀,也没有人教授当代的经济学呀,也没有人为解放区设计政府的经济的理论、哲学或者是框架,或者是制度设计。那是怎么做到的呢?”我说:“我大学毕业到北京到财政部,我们还遭遇到的那一批的老人,他们有的是从延安从解放区到新中国的。两个字:实践;四个字:实践理性。”

其实实践理性是心学里边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毛泽东写《实践论》,这是心学里边最核心的内容。我们今天是围绕着这个来展开今天要讲的美国的问题。中国的过去,1921年到2021年,100年结束了,我们在纪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我们有一个想法,因为我原来成立新马会——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新马会,确立了要准备写《广义财政论》和《新社会主义通论》,后来我们又商议是不是要写另外第三本书,就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

好多朋友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是啊,是。我们在这方面有人做一些研究,但是很深入的理论研究或者像样的一个研究,没有。因为没有人梳理我党的经济学逻辑,就是它是怎么来的。其实若干年前有一个朋友来我这儿,我们俩聊起红军时期的根据地时期的财政建设的时候,他说:“红军当时军事失误、军事失败可能跟当时的根据地建设有一定的问题。因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去到苏区之后,他们进行了苏联式的经济建设。

苏联式的经济建设根本无法养活一支残酷环境下战斗的红军,更无法照料根据地的老百姓,其实失败的前提条件已经注定。”我们俩当时没有聊得很深,他说:“这一件事情对毛泽东影响非常深远。所以毛泽东到延安之后,对新的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的财政建设是有想法的。”因为毛泽东在苏区的时候是主席,瑞金的时候他是主席,他分管财政工作。后来到了延安的时候,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有几个人很重要:一个人大家都熟悉,叫邓小平,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就是当时围绕着太行山,

在整个的八路军的边区建设方面,小平同志有很多创造性的东西出来,但是小平同志可能不是做得最好的一个,做得最好的那个人叫罗荣桓,山东解放区。毛泽东最后罗荣桓死的时候写诗叫“国有疑难可问谁”,说的就是山东解放区的事。山东解放区之后,毛泽东派他去到东北做林彪的政委。其实若罗荣桓不是英年早逝,他才是毛泽东心中的我党的接班人。还有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角色,比如说在延安地区高岗,在新四军在江南地区的饶漱石,

他们都是我党经济建设的重要的实践者甚至是开拓者,当然也包括了刘少奇和陈云,也包括了周恩来,他们都有很多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史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它不是一个建基于西方教科书,也不是建基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一种基于实践理性的思考,而且证明有效、成功,这一件事情非常重要。所以在我们讨论延安没有经济学,延安没有经济学系,而八路军和新四军竟然在经济上成长起来,最后解放军通过经济上的完胜战胜国民党。

今天我们在思考美国问题的时候,我们是继承了我党在经济问题上的优良传统,还是在犯一些低级错误呢?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解散北大、清华的经济学系或者是经济学专业,也不是让你们解散五道口,也不是让社科院所有经济类的东西全部关闭,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希望我国在此方面恢复自己的实践理性,应于中国伟大的历史实践来寻找中国道路。

好,先从事上入手。很多现象大家知道,大家来听我的课或者听我聊天,知道我对时间敏感。我们每天报时间,报完阳历报阴历,不是搞封建迷信,因为时间和事情全部铺陈之后,你能看到真实的现象或者问题。什么时候开始有人说腾笼换鸟的?什么时候开始与腾笼换鸟同时间开始大力发展房地产的?这个时候是谁提供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

是谁在提供理论的时候成立了高盛——几乎所有机构的中国地产的发展机构?中国的学者当然不知道工业化之后应该往哪里走。但是有人通过我们的大学、我们的研究机构提供了一整套的理论,这个理论叫从工业化到资本化,这样的一个历史过程。从工业化到资本化过程中,设计的经典的这个东西叫地租化,所以是地租上的经济,从工业上的经济变成地租上的经济,人民币从工业人民币变成地租人民币。不要认为没有理论呢!

从理论到机构,到实践者,到经济制度,到经济政策,到结果。好多人说你谈美国问题能不能就谈一下拜登、鲍威尔和耶伦在说什么?他们在说什么?他们要干什么?会怎样?我其实是要说的,但我想先回到一个结构上来。如果你看不懂这一切,那么我们凭什么就能避免平成战败?避免苏联式的悲剧呢?我们凭什么可以走出历史的迷雾、走进新时代、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呢?我们必须回到哲学的高度和历史的纵深才能解决问题。

我再说一遍,什么时间?谁提出腾笼换鸟的?那个时候为什么要伴随着《劳动保护法》?为什么那个时候开始,西方的经济学在我们所有的教育、学术、研究单位铺开?请记住一些人和事,为什么所有的境外金融机构成立中国地产发展公司,然后中国的地产跟香港80年代一样,一些人被选中成为了超人,成为了那样一个状况。如果你看不到这个东西,你以为这是一个历史的现实。那么好吧,我重复一遍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概述为新四化。第一化叫私有化,第二化叫市场化,第三化叫资本化,第四化叫国际化。为什么工业化要转向资本化?资本化要转向国际化?其实华盛顿共识的这套理论的基础是为美元信用服务的。这四化保证了美元信用的闭环的、流转的、反复的备兑支付和确认。是我们没有历史纵深和没有哲学高度,看不懂啊!经常把一些人、一些话、一些理论当成“圣经”。不自觉嘛。

我们甚至常常嘲讽自己的先辈的实践理性,我们瞧不起泥腿子,虽然他胜利了,我们也瞧不起他。我们那么多民国粉,民国热。民国倒是用的都是哈佛、耶鲁回来的经济学家来治理民国的财政部和民国的中央银行,搞出金元券、银元券之类的东西,到今天还是这个德性。但是我们一旦失去实践理性,我们可能像当年的德国一样,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失去本属于德国的20世纪。我们不能丢掉21世纪,因为我们还活着。

上一周末,拜登、鲍威尔、耶伦他们开了个会。开了个会,看上去是耶伦在承认错误,就是误判了。好多人说误判了,误判能量化吗?上上个月8.5%的通货膨胀,上个月是8.3%,误判是误判多少?误判这两个字没有数学的含义,误判必须量化。意味着耶伦认为误判了4个百分点,这是香港的这边的研究机构的话。什么意思呢?

如没有俄乌战争,那就可以去掉2个百分点;如没有上海疫情还可以去掉2个百分点,那么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应该是4.3%,这就是误判。这个误判是因为耶伦没有判断到俄乌战争。就是美国人策划俄乌战争这事,没有向耶伦同学汇报,中国上海封城这事也没向耶伦汇报。所以她认为4.3%,而现在是8.3%,这事其实耶伦认为也不能全怪她。但这里边表达的不是一个误判,是要找回来。从哪儿找啊?从俄乌战争和上海找回来。俄乌战争能找吗?

俄乌战争也能找,我没证据,据说印度拼命地在购买俄罗斯原油,转手卖给美国。当然卖给美国的,转手的,不光是印度,还有其他家。所以在处理能源这个问题上面,可能他们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了。至于中国上海这个事情耽误美国2个百分点。那么我今天早晨的文章里边已经说了,就是当我们的一揽子政策出台的时候,美股连续大涨。为什么大涨?大概是2个点嘛。有些事情、有些话没法、没法、没法……

当然了,我们要说的不是这件事情,因为今天的主题是:加息缩表后的美国经济。谈美国经济呢,我想这样,先谈一下子通胀的本质与成因,又回到理论了。其实这一段话是下堂课我们讲《通论》第6讲要讲的东西了。其实我们的《通论》第5讲已经讲了一个部分,但是因为通胀的本质和成因这一块,我们重点讲的是通胀,没有讲商品流转和货币信用之间的关系,下一堂课是讲这个关系,其实凯恩斯挺厉害的。通货膨胀源于有效需求扩张,

有效需求扩张本质上是信用扩张。信用扩张的结果导致有效需求扩张,而有效供给不足,比如说封城,攻城和封城这两个(一个攻城、一个封城)都导致了有效供给的问题,那么就导致了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加剧了一种恐慌,这种恐慌叠加:进一步有效需求的膨胀(需要储备),所以陷入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结果可以极为严重,导致大萧条。

耶伦的道歉没有解释美国货币政策的失误,就是信用扩张的问题。因为信用扩张是财政扩张的结果,那么财政扩张实际上是政府政治投机的结果,所以耶伦的道歉没有意义,因为她没有说清楚原因。拜登在解释政治投机的时候,有一句话是很有意思的,他说,美国GDP增速历史性的超过了中国,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是他没有说,美国GDP增速历史性的超越了中国是源于信用扩张。所以拜登不能说,耶伦不敢说,成因就在这里啦。

在这里边插几句话,也不能算废话。上海的封城,我们不管其他人的评价,我们要说的是:它将有效供给推迟了两个月。所有的人不知道这两个月,对中国的意义和对美国的意义,因为没有人去算账。其实我挺悲凉的,没有人算我们的封城挽救了多少条生命,没有人算这些账;也没有人算推迟两个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对中国的意义,没有人讨论这个问题。

再多说一句话,我对媒体的焦点一向持着非常警觉的态度,当媒体讨论教材的时候,我就知道,别的地方要出大问题。因为你知道的,现代的自媒体、互联网,焦点一定不是中国的实践理性应该关心的焦点,它一定是在拉走你的实践理性必须关心的焦点,然后暗渡陈仓。我不是说教材不重要,我今天讲了半天心学,讲了半天教学,我不是说教材不重要,教材很重要。但你要注意了,当下定生死的事情是哪些,为什么他会让所有的人的注意力,离开关键问题。

在6月1号开始缩表,3月、5月两次加息,一次0.25%、一次0.5%,加起来联邦基准利率是0.75%。0.75%的联邦基准利率很要紧吗?很要紧。因为还要连续至少3次加息,那么就会将利率加到2%以上,如果再次增加幅度和力度的话,可能极限值会到3.5%。3.5%很要紧吗?其实仍然是不要紧的。那么什么是要紧的事情呢?是缩表。缩表已经带来了严重的信贷的脉冲。

我手上有昨天的《信报》,《信报》的头版标题,我给大家念:汇丰一周两加息,开战,抢定存。汇丰两次加息,为什么6月1号之后要加息,而美国加息汇丰不跟?原因就在于缩表的信贷脉冲,缩表造成的严重的信贷脉冲。好多人不理解,说:“缩表会有这么大的脉冲吗?现在开始这不是才475亿1个月,3个月之后开始上升了950亿,那与现在的资产负债表的总盘子,

相去甚远。”但很少有人知道,由于你要缩表,就没有人再要那个我国持有超过1万亿的美国国债。10年期国债已经长到3%以上了,10年期国债涨到3%以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买国债的息远远超过联邦基准利率。为什么汇丰一周两次加息,原因在于所有的持有港币存款的人,因为汇丰加了两次息之后,12个月的存款利息才上到1%,与3%差2个点,所有的人,如这个钱是可用的,就会将港币换成美元,

套息获利,能借钱的借港币去买美元、去套息。你们知道这个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这个脉冲有多么的强烈。此事仅仅是开始!不要认为没有学经济学,就不能理解经济政策,就不能理解他国央行和我国央行在忙什么,就不能理解香港的银行和金管局在做什么,就不能理解这些动作后边的资产价格的变动。你理解了,你就知道,真的你要做投资,你就知道,会发生什么、该做什么,对吗?是因为你不懂,其实不是你不懂,我不认为,

我一点儿都不认为,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解放区、陕甘宁边区,这些当年十几岁、初中生、高小毕业生,比你今天的水平更高。但是他们有实践理性,所以他们能选择正确的决定。而我们今天学太多东西了,脑子被洗的像筛子似的,我说的不是大家,我是说,我是说那些人,所以他们才会做出一系列不理性的政策性安排,包括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近乎无脑、飞蛾扑火!一点儿都不为祖国和人民负责。

说一下美国,他通胀的本质和成因说清楚了,我说一下美国经济未来可能的三种结果或者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就是出现2008年次级按揭风暴那可能性。2008年是经典的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其实不严重,这可救的,中国只要是“救美国是救中国”,中国就是救过来了。第二种可能性是1971年石油危机。那一次不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是美元信用泡沫破灭,请注意两次的区别,

美元黄金从35美元一盎司一路贬到850美元一盎司,23倍。那一次美国还可以,所以他们迅速调整,吃掉日本、吃掉前苏联,满血复活。第三种可能性就是1929年大萧条。1929大萧条为什么惨烈?是因为信用泡沫叠加资产泡沫同时破灭。差点出大事,当然确实是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大家在问,美国一、二、三,三个选择是哪一个?今天我们出个题,你觉得一、二、三,会是哪一个?是资产泡沫破裂、信用泡沫破裂,还是叠加?

在昨天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我想过——设想:我是耶伦,我选择什么?我是选择价格泡沫——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呢,我还是选择信用泡沫破裂?信用泡沫破裂意味着美元巨幅的贬值,这事有问题。那么我要是选择资产泡沫破裂,那就是美国股市和楼市出现2008年那样的深调。可是美国现在的养老保险什么都在股市里边,如果美国股市出大问题的话,群情激奋呐,选举就麻烦了。另外呢,这个生活都会出问题,她该怎么选择呢?

所以三个选择。当然最后是信用泡沫和资产泡沫同时破裂,这是美国绝对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只要选资产泡沫破裂还是信用泡沫破裂。拜登是选信用泡沫破裂,就是美元跌一跌不要紧,耶伦选的是资产泡沫破灭——我自己的看法。因为如果美国都没了,谁当美国总统还有什么意思呢?当然了,当然了,当然了,这个选择也不是没有前提条件的,

所有的美国人都在期待,他们有上一次的幸运,有一个叫日本的国家接受“平成战败”,有一个叫苏联的国家愿意解体来填饱当时濒临破产的美国、英国,让他们满血复活。今天可以满足这个条件的也有一个大国,他就是我们了。那么我们愿意飞蛾扑火来成全美国,满血复活吗?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面对即将到来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们应该怎么思考呢?就是我们的策略是什么呢?在这里边我想再谈一下子(这又跟下堂课有关),就是信用循环跟商品循环具有对称性。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中国那么卑微地去跟美国进行贸易谈判,因为我们认为我们是供给方,美国是需求方,就是需求方有定价权利,甚至有约束供给的权利。这是我们的经济学家、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告诉中国老百姓的,

后来贸易战打完发现他们说的全是假的,是美国需要中国,它不完全是中国需要美国——就是上海封个城,美国就鸡飞狗走的。那哪里错了呢?难道东南亚、越南、墨西哥不能替代中国吗?这里边就是信用循环与商品循环的对称性的这个事情,我们的经济学家可能是看不懂,也可能是看懂了,不愿意说。在商品需求方面对应的就是信用供给,信用供给无限扩张,它需要的是商品供给与之对冲。也就是说信用供给供给过量的那一方,

是弱势方,是他求你,你不给他,他就死了,是你要出条件的嘛?而不是你。你只看到了商品循环,看不到信用循环这个层面。你把两个对称方摆出来,双循环立体一点,就全看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一直有几个东西迷思,一个是在贸易谈判上,美国市场很重要,所以我们要跪下来;我们很怕swift——核爆级别的打击,所以我们得跪下来。能不能严肃一点进行经济学讨论,不要做这种荒谬的假设?好嘛!一场贸易战证明原来需求方更需要供给方,需求方需要供给方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信用供给方、商品需求方,好吗?

一场俄乌战争,乌琳娜一枪打爆了swift的这个核战的恐惧。是核战吗?是不可抗拒的核战吗?在许许多多的领域、许许多多的事情方面,我们真的需要实践理性,将实践理性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我们自己对中国、对世界的看法,以此作为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基础。时间过得非常快,我们最后谈几点策略的建议,我们就结束今天的聊天,今天的聊天有一点点的小激动,请原谅我,我有些话还是说冒了,修改文字的朋友注意。

中国的策略四条:第一、我们必须对私有化、市场化、资本化和全球化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核和评估。教材的问题上,我们表达的是一种变相的私有化——我们将事业单位委托给一些人,变成了他们的企业或者他们的家族企业。胡作非为,本来不该私有的,形成了所谓的门阀、财阀。新四化要仔细讨论:什么东西应该私有?什么应该市场?什么应该资本?什么应该国际?而什么是底线?不能这样做的。

我们思考好了才有底线原则嘛。第二个,我们必须将已然形成的地租人民币向高能人民币转型。我重复:我们必须由地租人民币向高能人民币转型,谁再敢拦阻人民币转型就是拦阻人民币国际化。如果还是地租人民币,说国际化的人就是想让人民币在美元闭环中慢慢地死去。这话又重了,意思是:中国的工业化升级必须向信息化转移,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

而绝不是什么腾笼换鸟,什么放掉低端,什么供给侧结构性……好吧,这第二条说这么多,再一说又过。第三句话:创造价值永远高于资本利得,就是我们要照顾劳动者。资本利得的收入不能比创造价值更重要。现在我们一会儿退税,一会儿补贴,我们把资本利得看得太重了,能不能以工代赈?能不能商品下乡,照顾一下人民群众,产业生态高于一切呀。

第四件事情是将反垄断进行到底。好多人以为说反垄断是反一个企业垄断一个行业,比如说阿里、比如说蚂蚁金服、比如说这个……,我这里边说的反垄断跟企业没关,它的含义是打倒两阀,一个是门阀、一个是财阀。我们见到的全部都是门阀,必须打倒两阀,不打倒两阀,我们无法进入新时代。教育、学术、媒体整个的垄断,惨烈地垄断。门阀、财阀惨烈地垄断,让中国人由聪明、由实践理性变成愚昧和愚蠢;让我们的那些孩子们,笨呐。

空调都开到最大了,我还是大汗淋漓的。我就说这么多吧,今天又有点小冲动。今天整理文字资料的朋友,将我的东西稍微做一点点的修正,有些地方可能说冒了。声音的部分呢,整理就这样吧。今天原来想今天的这个可以拿出去公开,讲到现在我突然发现可能又不能公开了,还是有很多比较尖锐激烈地批判。至于开篇的部分,谈心学和教育的部分,算是送给大家端午节的礼物,希望你们喜欢,希望对你们、对家里的人、对孩子有意义。好吧,再见。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