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中庸第十讲:素位章

2024-09-07





268 中庸第⼗讲:素位章

20240907

⼤家好,今天是正式课,《中庸》第⼗讲,是第⼗四章“素位章”。

这⼀章算是《中庸》非常重要的三个⼼法的⼀个⼼法,这个可能是最 重要的⼼法——“素其位而行”,因为这⼀章太重要了。刚好在白露这⼀天跟⼤家⼀起来学习《中庸》。好的,我试⼀下麦,我们三点钟准 时开始。

我那个微博被暂时关闭了,所以我没办法正常上⽹页跟⼤家打招 呼,也没有办法写东西。还好,他们保留了我们这个授课平台,有重 要的事情我会在平台上跟⼤家沟通。涉及到相关的事情,明天有时间 我们再去聊。因为今天这堂课太重要了,是《中庸》非常重要的⼀堂 课。所以我们先把课讲完。

今天是《中庸》的第⼗讲,我们讲的是第⼗四章“素位章”。其实 这堂课我准备了差不多快两周了。准备这堂课,我⼀直处在⼀种比较 感慨的状态,感慨两件事。⼀件事情是,2500年了,这么多⼈读“素 位章”。但我翻阅的书量已经很⼤了,确实是没有理解⼦思的本意。 这段话不是孔⼦的,不是圣⼈的,是⼦思的本意。很多⼈甚⾄用庸俗 来说这⼀章,然⽽我觉得:错了。

其实这⼀章是表达⼦思自⼰的思考的,或者是表达中庸真正内 涵,⼦思对圣⼈中庸之道的深刻思考。这里边说的好多东西,可能今 天的⼈是不⼤容易理解,但我想今天课完了以后⼤家就会理解,并且 我要求⼤家,将其中的⼀些话背下来,牢牢的记住,成为⼀⽣的座右 铭,成为教导自⼰⼦孙的⼀个重要的教材,或者是⼀个重要的思考, 为⼈处事的原则。因为“素其位⽽⾏”实在是太重要了。好吧,我们开 始。

我先念⼀遍。

“君⼦素其位⽽⾏,不愿乎其外。素富贵,⾏乎富贵;素贫贱,

⾏乎贫贱;素夷狄,⾏乎夷狄;素患难,⾏乎患难。君⼦⽆⼊⽽不自 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不求于⼈,则⽆ 怨。上不怨天,下不尤⼈。故君⼦居易以俟命,小⼈⾏险以徼(同 侥,下同)幸。⼦曰:“射有似乎君⼦,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真的,我每次念这⼀段极为感慨。我们逐段来解释。 我先要解释这个“素”字。“素”在古⽂里,“太素”是指天地尚未形成的初始状态,其实它想说的是,⼤道之起源。“素”,是⼀种本能的自然,是⼀种率性的天真,是天理⽽良知。如它作为⼀个动词在此 处,我记得我们前⼀段时间讲过“素隐⾏怪”,作为动词的时候,它是 有⼀点类似于溯源的溯,寻源⽽上、追究根本,有⼀点这个意思。什 么叫“位”呢?“位”指的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它实际上说的是我们所 处的⼀个特定时点的自然⽣态与社会⽣态。

“君⼦素其位⽽⾏,不愿乎其外”。“素其位”的本意,用孟⼦的话 说,其实是“不患⽆位,患其所以立”。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出⽣, 或者是你当下处在这个位置,是种种原因⽽形成的。很⼤程度上并非 你的选择,你必须接受你的自然⽣态和社会⽣态,“素其位⽽⾏”,必 须接受。

“位”就是指的⽣态。什么叫“不愿乎其外”?“愿”是什么?是愿景。 不愿是什么?就是没有非分之想,没有企图。我不去企图我所处位置 之外的东西,我不对我所处位置之外的东西有非分之想,有非分之⾏。这里边有⼀点点和佛家的“万法皆缘,随缘聚散”相对应。“素其 位不愿乎其外”,就是我愿意遵守、依照我现在的位置思考、⾔语、

⾏动。我不会有非分之想。

好多⼈到这个地⽅就卡住了。为什么不可以“愿”?为什么不可以有理想有追求呢?“愿”和理想和追求怎么来界定呢?这是⼀个极为重 要的问题。我现在将这个语式,我讲到中间的时候再将这个语式,以 后记住我讲的这个语式,⾛到哪里都要用这个语式,反复的套用。 “不愿乎其外”,是不超越现在的自然⽣态和社会⽣态,因为“愿”是没 有用的,“愿”只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我们看下边的话:“素富贵,⾏乎富贵”,如你⽣来就富贵,如你 当下就富贵,那么请你“⾏乎富贵”,请你的思考、语⾔和⾏为合乎你 富贵的这个位,这个状态,这个⽣态。“素贫贱,⾏乎贫贱”,如你出⽣就贫贱,处在⼀个贫贱的地位,那么请你依乎你的贫贱之位去思 考、去⾔语、去⾏为。“素夷狄,⾏乎夷狄”,如你现在身处于敌,好 像我在香港,请“⾏乎夷狄”,⼀会⼉我再做解释。“素患难,⾏乎患 难”。

如你现在正处在患难中,请你在患难的这个位置上进⾏思考,进⾏语⾔、进⾏⾏动,不要超乎你现在这个位,请素位⽽⾏。不要超乎 其外——不愿乎其外,因为你超出去了就出问题了。为什么?我们将 这个句式做⼀个调整。因为⼦思写这篇⽂章,难道仅仅是写给自⼰的 学⽣了吗?没有。他们终极要教育的那个对象是君王。

请代⼊后重新思考,素乌克兰,⾏乌克兰,不能⾏乎英格兰。如 你超越了你的位。你自⼰把这个位给错位了,你当你是另外⼀个⼈的 时候,你这个“愿”是非分之想,是不切实际,是引⽕烧身,是自毁长 城。我再说⼀遍“素其位⽽⾏,不愿乎其外。”是你要知道你所处的自 然⽣态和社会⽣态是什么状况,知道了以后要依据你现在的状态来进⾏正确的思考⾔语⾏动。

不是说素富贵⾏乎富贵吗?那么,请问何为素美国⾏乎美国?何 为素中国⾏乎中国?何为素俄罗斯⾏乎俄罗斯?你知道你的位吗?你知道你的自然位吗?你知道你的社会位吗?你知道你所处的⽣态吗?

不是不要你有理想,“不愿乎其外”是不能把愿放在位之外,会错的。

什么叫错位?,必有灾殃。

为什么我们讨论位要花这么多的时间,要投⼊这么⼤的精⼒?位 是什么?位当然是你的自然⽣态,是你的社会⽣态。同时,请牢牢记 住⼦思所谓的位就是你的⼟壤,你的根基,你⽣存的依据,你⽣发的 基础。为什么不能错位?当你失去了你的⽣发的基础,你就会错,你 就没有根基了,你必然会出⼀系列的错误。刚才我在念叨倒数两句的 时候说过,故君⼦居易以俟命,小⼈⾏险以徼幸。小⼈不服,他⾏ 险。

他冒险来改变这⼀切,他有侥幸⼼理,但事实上全都是错。我刚 才举的乌克兰的例⼦,因为不是每⼀个国家都有伟⼤的思想家、哲学 家和政治家的。很难素乌克兰,⾏乎乌克兰的。因为他们对自⼰往往 自视甚⾼、脱离实际,这不是乌克兰的错,是每⼀个⼈的错,每⼀个 机构的错,甚⾄是每⼀个国家的错。今日之美国能素美国吗?他们了 解他们的自然⽣态和社会⽣态吗?他们是不是在超越自⼰的位,有点 愿乎其外了呢?⽽我国出现了伟⼤的政治⼈物,他叫邓小平。

他知道素中国在1980年代相当于素贫贱,所以韬光养晦,他素贫 贱,⾏乎贫贱。素贫贱,⾏乎贫贱;素夷狄,⾏乎夷狄;素患难⾏乎 患难。请注意“四素”与“四⾏”。“四素”有素富贵、素贫贱。贫贱 说的是身份。素夷狄、素患难说的是⽣态。出身卑微的⼈总想着背⼀ 个Lv,出⼊于豪门。⽽出身富贵的⼈又总是舍不得与天下⼈分身共 济,不愿意,他不愿意⾏富贵。

“⾏”是指全部思考与全部⾔⾏之集合。我再重复⼀遍说,这里所 谓的“⾏”是指全部思考与全部⾔⾏之集合。⼀个⼈⼀旦错位,他不能 素其位,卡不住,他错位了,错位之后他就有了超越其本位的思考和⾔⾏。超越其本位的思考和⾔⾏,因为错位,所以会与自然⽣态和社会⽣态产⽣深刻的冲突与⽭盾。他必然遭到失败。我说错位之⾏,必 有灾殃。太多太多的的案例了,乌克兰只是其⼀,以⾊列又何尝不 是?

我们国家其实也挺麻烦的,虽然我们国家有中庸之道,但是真正 熟悉中庸之道的⼈不多,不多。我看了这么多解中庸之道,甚⾄包括 朱熹本⼈在内,这第⼗四章“素位章”仍旧是错的。好多⼈认为不该素 位,怎么能没有理想,怎么能没有追求。什么叫素贫贱就要⾏乎贫 贱?什么叫素患难⾏乎患难,那为什么不去奋⽃,不去超越呢?说的 对不对?说的对不对?他根本就不是对和不对,他根本不知道⼦思要 说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思不是让你没有理想,没有奋⽃。让 你奋⽃!

但是首先你得素其位!如你不能素其位⽽直接错位,然后你充满 了理想和抱负,你并不知道你要什么。比如我读完⼤学,我去了北 京,我要什么呢?做官吗?做⽣意吗?赚钱吗?你必须根据你的⽣态 来选择你的未来。你知道有些⼈,那么多的贪官是因为不懂素其位⽽⾏,因为他愿乎其外了,他要的太多,要的和其位不合,其愿远超其 位。贪官不是如此吗?有些逞能不是如此吗?

有些企业失败了,不正是如此吗?有些企业因素其位⽽⾏,比如 说某想,但他不愿意啊,对吧。他不想承担责任与使命,没有理想抱 负,不愿意奋⽃,结局就是这样。因为素富贵,⾏乎富贵,听不懂 啊。听不懂。听不懂,你这个富贵可不就没了嘛。有些企业他就懂他 的责任和使命,素其位,卓绝⽽⾏,最后获得伟⼤的成就。但失败的 仍然是多的,因为⼤家很难很难做到君⼦素其位⽽⾏。

⼦思的学⽣孟⼦是怎么解释的呢?我念⼀段,孟⼦说,“穷则独 善其身”,看到了没有,素其位,“穷则独善其身”,他是善其身,是说不⾏了吗?是说卧倒、趴下、躺平吗?不是的。“达则兼济天下”,

说你如果可以的话,你就要兼济天下,“博施于民⽽能济众”。你要如 果真的是有处在这个位置上,应“博施于民⽽能济众”。我觉得最懂⼦ 思《中庸》的真的是孟⼦,不愧是亚圣。

关于位这个事情孟⼦还有⼀段著名的语⾔,你们都知道,我再念⼀遍给你们听:“立天下之正位(确立的立,谈到位了),⾏天下之⼤道(就是你⼀定要把位置摆正,要⾛⼤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 丈夫也。”何以素富贵,⾏乎富贵?富贵不能淫。何以素贫贱,⾏乎 贫贱?贫贱不能移。何以素夷狄,⾏乎夷狄?威武不能屈呀,此谓之⼤丈夫也。

好,我们继续。略微有点激动,请原谅,因为这⼀段很短,但太 重要了。在⾏乎患难之后,⼦思说“君⼦⽆⼊⽽不自得焉”,这句话极 为重要。何为⽆⼊?就是当君⼦处于任何的境况,不管是身处顺境还 是逆境,任何的⽣态,任何的境况,⽆⼊就是不管是怎样的,⽽不自 得焉。就是什么叫自得呢?就是圆融自在,非常适应,自然⽣发。

这里边⼦思先是“不愿乎其外”,然后“君⼦⽆⼊⽽不自得焉”,这 是⼀个反说,不自得焉就是非常自得。他说的是什么呢?君⼦从内⼼ 深处因为愿意素其位,所以他处在什么样的境况都觉得圆融自在,他 没有抵触情绪。请同学们记住,我在讲⼼学的时候,我⼀再强调三 性:主体性、适应性、创造性,这里说的就是适应性:不愿+自得。

(讲着讲着忘了,到哪了呢?)好吧,请记住,请牢牢记住,不 愿加自得等于强⼤的适应性。但是请牢牢的记住,这不是认命、躺 平、耍赖皮。因为后边还有话,“反求诸其身”,”居易以俟命“。好吧, 我们先不举例⼦,我们先往下推,推到⼀定的时候我们再往回⾛,因为这篇⽂章耐⼈寻味。“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好像是在讲做⼈的道理。

为什么处于上位不能凌辱下面?为什么处在下边不要攀援上面? 为什么他在这个位上面有上位、下位之说?让你素其位,不愿乎其 外。你陵下,你攀援上,因为你确定这个位是可以因你的努⼒⽽变化 的。⽽事实上,位置并非你个⼈的愿能解决的问题。其实在上位不陵 下,好多⼈理解为这是⼀个品德问题,在下位不援上是⼀个品德问 题。

其实不是,这就是素其位。让你素其位,就是你尊重你的位,同 时你也理解其他⼈的位。因为当你对位不能素的时候,你就会陵下、 援上。陵下和援上就表达出⼀种愿来,⼀旦有愿,问题就开始出现 了,这个愿极其严重。不愿加自得,才能变成强⼤的适应性。当有了 愿又⽆法自得的时候,你在上位陵下,你在下位援上,你已经开始躁 动了,你待不住了。

我们继续向前,“正⼰⽽不求于⼈,则⽆怨”。这个本章的关键到 了,本章的全部关键就在两个字:“正己”。何为”正⼰“?先问你何为 偏吧,什么叫偏?愿乎其外是第⼀偏。因为其是位置的位,位之谓 也,其说的是位置,外是你⾏乎位置之外。如你⾏乎位置之外,你处 其位,你非要出其外,必⼒有不逮。我在说什么呢?

⼈多数时候对自⼰的所处的⽣态和自⼰的能⼒缺乏正确的评价, 所以才会做出超越自身能⼒之外的事情,⼒有不逮。⼒有不逮往往会 出现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难道投资不是这样吗?我们看到好多⼈ 做投资不是这样吗?什么叫不及?就是你没努⼒。比如说某想,你可 以做芯片的,你为什么不做呢?比如说有些⼈⼒量使过头,过之,使 过头了,折了、断了,做了⼒有不逮的事情。

好多⼈对位的理解,有的时候很难到⼀个极⾼的⾼度。因为你懂,你所处的这个位置对于你来讲它就是你的根据地,它就是你⽣发 的基础。如果你对此没有深刻的了解,有了对自⼰不恰当的假设,有 些⼈⽣活在⼀种撕裂的梦境,他对自⼰的处境不能正确的认识和理 解,就会做出⼀些很荒唐、很荒谬的事情来。好多骗⼦,贾跃亭等。

你做不了的事情,你吹那个⽜,过了。有些⼈是不及,有些⼈是 过之,不及与过之就离了中了,就不是中庸之道了。你知道素位多么 重要,不能错。投资就是如此,要知道你所处的自然⽣态和社会⽣ 态,要知道如何素富贵、素贫贱素夷狄素患难,素不成能⾏成吗?⾏ 不成还有机会吗?所以⼦思在这⼉谈了⼀个正⼰⽽不求于⼈则⽆怨, 正⼰太重要了,求⼈没用的。

请记住今天我对正⼰的解释,正⼰就是时时刻刻使自⼰的思想与⾏为符合中庸之道。如你认为素贫贱是不思进取,说明你不愿意正⼰⽽愿意求于⼈。任何不正⼰⽽求于⼈则必有怨呐,因为你求⼈往往做 不到。有的时候不是别⼈不想帮你,有的时候你没到那个程度怎么帮 你?先要好好的正⼰,⽽不是去求⼈,则⽆怨,别⼈也⽆怨你也⽆ 怨。

既不要⼀天到晚说厉害了我的国,也不要忧⼼忡忡的说完蛋了我 的国。⼤部分的功夫要做在正⼰身上,不要希望别⼈来理解你、帮助 你、支持你、成全你,正⼰⽽不求于⼈则⽆怨。其实完成正⼰的功夫 之后,所有⼈都愿意认同你、支持你、帮助你、成全你。正⼰的功夫 是素其位,素其位⽽⾏则必须先正⼰,不是躺平,要做事的,就是正⼰。正⼰就是要纠偏的,纠偏之后就好了。

在这个地⽅,⼦思说的话非常好,后来成为成语:上不怨天,下 不尤⼈。看了没有?不怨天不尤⼈。什么叫自立自强呢?还记得我在 开篇的时候说这个谁说的话,我找、孟⼦说的话,对。不患⽆位,患所以立,其实这句话的本意就是,什么叫患所以立,其实你有位,你可以素位。你不知道如何在位上立起来,立好了,打实坚定的基础。

⼦思活的年岁很⼤,他写中庸的时候,他已经有⼀把年纪了。他告诉你,上不怨天下不尤⼈。你做到不怨天不尤⼈的时候,你就会立⼈了,你会素其位⽽⽴、素其位⽽⾏,你就学会如何的立了。当你素 其位⽽立、素其⼒⽽⾏的时候,会怎样呢?天命,就要转了。天命转是本章素位章里边⼀个非常辩证的过程,其实中庸的好多道理与佛家和道家的暗合。

后边这句话极为重要,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这 个事情就变得极为重要了,因为好多⼈不知道何为居易,我看了⼤部 分的理解,对居易的理解,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错的这么离谱。⼀般⼈ 说,虽然是守住平常⽣活平易,故君⼦,虽然在平常⽣活里边⼉,你 等待命运的转变。居易是这个意思吗?白居易是这个意思吗?易指日 月,是指日月更替。

谁让你稀里糊涂住在平易的日⼦里边,平淡⽆奇的岁月里边呢? 日月更替,意味着事物变化的本质规律。居根本不是让你居住,不是 让你居住。居易以俟命的意思,君⼦要牢牢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 律,以等待命运的眷顾,命运的到来。⼦思同意命运的,对性命的理 解是上承孔⼦,他对性和命的理解是上承孔⼦。

他同意这个教育事情有些⼈天⽣就可以,有些⼈后⽣经过培养的 教育,有些⼈天⽣聪明,天⽣富贵,有些是后天。但居易可不是等待 命运的转折出现。居易不是在平淡⽆奇的⽣活中耗着躺着,不是的, 牢牢把握控制。据守守住,要牢牢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我怎么 来解居易?我说居易就是正⼼以中,什么叫不愿乎其外还是正⼼以 中?你不正⼼以中,你就会愿乎其外,你就难以居易以俟命。

我出去给朋友们小本⼦上留个⾔,我老是写正⼼以中修身以和,

写以⽆间⼊有隙,正⼼以中,请理解中庸这两个字,我今天再解释⼀ 遍。中就是不外乎其位,中就是居易以俟命,正⼼以中就是让你那颗⼼⼀直处在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之中。如你不能坚守,不能正⼼以中⽽ 愿乎其外,如你不能居易,那你就必然怎么做?必然⾏险以徼幸,你 就会冒险想获得你本不属于的东西。

那中是这个意思,庸呢?按照朱熹的话说,是庸也常。中庸这两 个字,中⼤家都理解了,允厥执中,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的逻辑、本质 与规律,必须抓住它。这个执其两端⽽用其中死死的把握住中的本 质,不犯错误。那么庸是什么呢?庸也常,在平常的岁月,牢牢把握 住中?⼦思是这个意思吗?⼦思著中庸是这个意思吗?圣⼈是这个意 思吗?庸这个词,引起我注意的是,⾦庸的名字。⾦庸。

他本来姓查[ zhā ],也念[ chá ]。查良镛,镛是⾦字旁加《中庸》 的庸,⾦字旁那个加《中庸》的庸,这个镛就是⼀种立着的钟,不是 挂起来的钟。其实镛是指上古时期,已经有了乐队。有了乐队,有了 编钟,有了⼀系列的乐器。有了歌舞,有朗诵、有合唱。那么在整个 的这个乐队、歌舞、朗诵、合唱里边负责指挥的是谁?是这个镛,它 是置于⼀个⽊质的台上的,类似于钟的那样⼀个空⼼的⾦属器物。

它和钟不⼀样,因为钟可以悬挂之后发出比较⾼频的音响,可以 传到很远。⽽镛因为它是立着的,它不是挂起来的。它声音传不远, 它很沉闷,但它确实是在某种程度上有⼀种非常震撼的东西。它的主 要功能就是乐队、舞蹈、演唱的总指挥。持镛这个⼈,他在敲这个镛 来控制节奏节拍。镛/庸是什么?庸是指和谐,如果失去了节奏节拍 就没有了和谐。

写《中庸》说的是伦理,伦理里边说的是理,是合天理之伦理,

合天理之伦理才会造成法理,就是在伦理基础上制造法理。它要的是什么?——和谐。是居于事物本质与规律中的⼀种⼤的、社会的、⽣态的、万物的和谐,这才是中庸的本质。 2500 年了,我们离圣⼈越 来越远,越来越远,我们不知道什么叫中庸之道。我刚才说了,中

——正⼼以中,庸——修身以和,听到庸的拍⼦跟上。

听到镛慷锵有⼒的节拍,跟上那个节奏,⼤家奏乐、跳舞、歌唱都跟着镛那个节拍。非常完美与和谐的⼀场音乐会,⼀场社会⾏为,

⼀场社会运动,⼀个社会的发展。庸是这个意思。查良镛这个⼈聪 明,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庸这个字的本意,他取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好

——⾦庸。中庸这个词也好啊,今天你们知道何为中庸之道了。据守 中庸之道,其实是⼤不易啊,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你知道了就有办 法。

君⼦知道“素其位⽽⾏,不愿乎其外;不陵下,不援上;不怨 天,不尤⼈。故君⼦居易以俟命”。可小⼈呢?他不愿“素其位”,他 对位不理解。我见到⽆数的⼈都抱怨自⼰的⽗母,抱怨自⼰的命运, 总之都是抱怨,因为他不愿意素其位。不愿素其位的⼈会做什么?他 就会⾏险,他会做不该做的、在情理法理之外的事情。他去“⾏险以 徼幸”,他以为可以获得别⼈,就是本不属于他的,是别⼈的东西, 他可以获得。小⼈⾏险以徼幸。

其实身为⼀个⼈,作为君⼦,“居易以俟命”都很难了。作为⼀个 机构,多少机构都有伟⼤的目标、伟⼤的企业战略啊!⽽他们对“位” 的理解,“素其位”的理解,如不到的话,必“⾏险以徼幸”,摔得头破⾎流。我们做投资何尝不是如此啊。经常地不了解现在这个位置。我 今天给了⼤家⼀张达利欧的关于周期的图给⼤家,我不知道⼤家看了 没有,那个周期化为五段。

我国处在这五个周期中的第⼆段。我⼤体说⼀下,这五个周期你 可以理解为三百年,其中每⼀段是六⼗年,我们现在处于周期的第⼆段,美国处于周期的第五段。处于第五段基本上就衰落了,第⼆段就是处在上升周期的最难的部分。如果上升周期错了、做错事了,就完 蛋了。我们举两个完蛋的例⼦,⼀个是日本,日本是素日本不能⾏乎 日本,他对自⼰素其位不理解。所以明治维新之后没多少年,爬第⼆ 段的时候,它竟然三次试⼑。

第⼀次试⼑是向红⾊苏联,诺门坎战役其实已经受挫。第⼆次试⼑是向中国,占据了华北,还要占据全中国。第三次试⼑是向美国, 这⼀次试⼑它直接就没不宣⽽战啊。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能⼒,远远 超过了它可能性,但它确实没能素其位,它不愿素其位⽽⾏,它有滔 天的野⼼——愿乎其外,最终使得这个冉冉升起的东⽅帝国,在崛起 还不及⼀百年就倒下了。

不光⼀次倒下,1985 年再倒⼀次。就是第⼀个周期倒⼀次,第⼆ 个周期又倒⼀次,在上升周期中连续摔倒。前苏联,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他们倒下了。也是跨⼊第⼆个周期,没⾛远。不能素其位⽽⾏ 啊,你的国家的情况不能去搞星球⼤战,⽆法称呼你的愿乎其外呀。 过了!过了怎么回事?过了就耗散了嘛。耗散结构理论,你的能量耗 散了,⽆法完成第⼀阶段向第⼆阶段的。

我国第⼀个阶段⾛得是比较顺的。这个第⼀个阶段是从 1949 年到 2009 年还算顺吧。第⼆个阶段我们开始出问题,我们不想素其位 啦,我们愿乎其外。厉害了,中国!哈哈,厉害了,中国!我们愿乎 其外。我们不想再素贫贱,我们不想素夷狄,我们更不想素患难。所 以我们决定,是我们决定,不是洋⼈决定,我们决定胡闹。

我们决定,⾏险以徼幸。什么意思?1999年,24年前,当我把香 港问题搞清楚的时候,我已经写了《香港的超级地租》。我为什么要 写它?我为什么要将⼀个报告变成⽂章?我为什么要写《香港回到 1983年》。我不是在说香港,我是在警示我亲爱的祖国。那个时候,

共和国还没⾛出第⼀个周期,我们那个时候还在第⼀个周期内呢。但是,到了第⼆个周期,我们开始搞⼟地财政了,搞地租经济,我们想 快,我们⼀发⽽不可收。

地租经济是谁安排的?当然是新殖民主义者安排的,当然是我国 的⼀部分的⼈配合的。我说过,官僚垄断资本主义⼀旦与新殖民主义 结合,将成为⼀个非常糟糕的状况,但确实是出现了。出现了以后, 我们拼⼒的在努⼒呼喊,努⼒的想让它能够回到中庸之道上来,希望 能够居易以俟命。急不得啊,不能⾏险于徼幸啊,因为⾏险以徼幸, 只能满⾜洋⼈和部分丑陋的中国⼈在财务上的愿乎其外。

还好吧,⼀个是我们国家的国运真的很好,⼀个是我国的⼈民真 的很好,⼀个是还有⼀⼤批如我⼀般努⼒的,不能以君⼦自诩吧努⼒ 的⼈,他们希望能够拽住他,让他素其位⽽⾏,让他居易以俟命,不 要胡闹。其实这挺难的,居易挺难的,俟命也挺难的。反⽽小⼈⾏险 以徼幸会获得⽆上的荣耀,也不是所有的侥幸都不侥幸,所以可能还 能获得富贵。

我内⼼平和宁静,有时候甚⾄有点开⼼,因为我要给⼤家讲素其 为⽽⾏。素其位里边当然有素富贵⾏乎富贵,有素贫贱⾏乎贫贱,素 夷狄⾏乎夷狄,还有素患难⾏乎患难,⾏患难的时候,君⼦⽆⼊⽽不 自得焉。必须学会⾏患难⽽自得,不陵下、不援上、不求于⼈;上不 怨天,下不尤⼈;正身,居易以俟命,做好自⼰努⼒能做到的⼀切就 好。

⼦曰:“射有似乎君⼦,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思最后才引 用他爷爷孔老夫⼦的话,圣⼈的话。孔⼦说,君⼦啊有时候像射箭⼀ 样,如果你没有射中靶⼦,那么⼀定是你身体没站对,你对弓、箭的 理解不对,你没有能够将身体放在正中的中线上,没有使身体、肌⾁与弓与箭完全的和谐,就是没有中庸啊你就射不到那个靶⼦上,中庸了就能射到靶⼦上。我老觉得,这老夫⼦,真的非常可爱。

美国,处在达利欧的表的第五个阶段。你们看完这个表就知道, 第五个阶段收不住的话它就散掉了,它能收得好的话,它又开始第⼆ 个轮回。我觉得达里欧就是根据中美来设计这么个周期表,但是他很 有意思,并且他前两天来有⼈见他,我知道我们其实是接受了他的⼀ 些的思考和判断的。对和错就不说了,仅供参考,因为这是素其位的⼀个案例,我还准备了⼀些但今天也来不及了。

我最后带领⼤家朗诵。君⼦素其位⽽⾏,不愿乎其外。素富贵⾏ 乎富贵,素贫贱⾏乎贫贱,素夷狄⾏乎夷狄,素患难⾏乎患难,君⼦⽆⼊⽽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不求于⼈,则⽆怨。上不怨天,下不尤⼈。故君⼦居易以俟命,小⼈⾏险以 徼幸。⼦曰:“射有似乎君⼦,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这堂课非常 非常重要,请你们牢牢记住“素其位⽽⾏”,牢牢记住“居易以俟命”。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