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德国历史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
2024-10-19
20241019
274 ⿊格尔、德国历史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家好,今天是聊天,我先试下麦,今天我们聊天的内容是⿊格 尔、德国历史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我们散漫⼀点放松放松。我今天 就是纯聊天。其实就算没有诺贝尔奖获奖这件事情,我也想聊⼀下这 个话题了。因为我知道这回获奖的这三个⼈涉及到新制度经济学,它 代表了全球的经济学研究⽅向的转向,这跟中国有巨⼤的关系。所以 也涉及到我国经济学的⼀些问题。
[10月14日,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MIT教授达龙·阿西莫 格鲁(Daron Acemoglu)、MIT教授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芝 加哥⼤学教授詹姆斯·A·罗宾逊(James A. Robinson)三⼈共同获得这⼀奖 项,表彰其“对制度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繁荣的研究”。]
我们这个平台上有好多朋友,进来其实要点不是听正式课的,主 要是来听聊天的,其中有些⼈身负责任和使命,有些⼈是要进来捣⼀ 捣蛋的。但不管怎样,我觉得在聊天很重要,⽽且通过聊天我也将我 自⼰整理的⼀些资料札记送给⼤家。同时,也算是留下⼀部分的历史 记录,⽽且这部分历史记录其实非常非常重要。
对这部分历史的研究其实已经花了很长时间了。关于德国历史学 派的问题,我在《掠过弗莱堡》算是有比较系统的叙述。但我尽可能 的不谈⿊格尔,因为我⼤体上对⿊格尔有意见的。我⼤体上不想谈讨 论这个话题,因为打从我谈⽂艺复兴和宗教改⾰跟中国有关系,其实 遭到了好多学界的朋友的质疑,我这回再谈⿊格⼉,我估计又得惹来⼀⼤堆的麻烦。⽽我自⼰的时间和精⼒又不够,⽆法提供⾜够的证 据。
不过我是这样想的。在很多时候其实是由我来提出⼀些东西,最终可能是由平台上的朋友,我们⼀起来完成⼀次批评或者是印证或者 是考证。作为问题的提出者,我在学术上不需要背负全部的压⼒,⼤ 家⼀起分担⼀下。但虽然说是聊天,但我们讨论的问题非常重要,也 是⼀个比较宏⼤的问题。对我国目前面临的转型的意义也极其重⼤,
但⼀个小时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我先按照今天聊天的提纲,我先聊⼏句⿊格尔。为什么谈德国历 史学派、谈新制度经济学,必须谈⿊格尔?因为⿊格尔是肇始者,就 是⿊格尔这⼀套东西出来以后,⿊格尔1831年去世以后,到了1840年⿊格尔的学派就开始分裂,分裂出来其中有⼀个重要的派别就是德国 历史学派。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另外,也是从⿊格尔那分出来的 学派。然后形成德国历史学派,德国历史学派经历了历史的变动、沿⾰、发展,后来成为制度经济学。
这⼀回,这⼏个朋友,不管是阿西莫格鲁也不管是罗宾逊,他们 三个⼈基本上是从制度经济学往前延伸出来的。虽然可能把他们归结 为新制度经济学⽆所谓吧,但这个脉络是从这个脉络⾛的,⼤体上是 有⼀种制度决定论,对应的是市场决定论。他们⾛这样的⼀条脉络出 来,就是全世界现在处在巨变的关头,开始关⼼制度问题。
好,我们先说⼀下⿊格尔。⿊格尔所处的时代非常有意思,⿊格 尔的存在很像我们从农业⽂明转向⼯业⽂明的历史转折点,⿊格尔正 好处在普鲁⼠农业⽂明向⼯业⽂明转折的⼀个过程。特别是普鲁⼠转 变成德意志帝国的这个过程,它需要⼀个思想的整理。有⼈对这个事 情做了整理,并且为德意志帝国进⾏了思想的奠基,那这个⼈就是⿊ 格尔。我从青年时代就开始读康德、⿊格尔,其中⿊格尔下的功夫最 多,我对他是有意见的。
虽说是有意见,有不同看法,但其实我是非常佩服⿊格尔的。原因在于……我已经讲《中庸》的课程,我们讲了⼗⼆讲。你们也⼤体 上对《中庸》有⼀个了解。⻄⽅近现代哲学,根⼦,我这样说可能又惹起好多麻烦,根⼦在中国。其中,可能在西⽅的哲学家里,只有⼀ 个⼈读懂了《中庸》。
这个⼈就是⿊格尔。我搜集了⿊格尔的著作,他在他的著作里谈 到东⽅哲学的时候,谈的最多的是老⼦,是《道德经》,他对《易 经》也比较熟悉。但是他很少谈及孔⼦和孟⼦,从未谈及过曾参和⼦ 思。但我依旧认为,他是精读过《中庸》的,并且读懂《中庸》的⼀ 个西⽅哲学家。⼀会⼉我简单介绍⼀下⿊格尔的这个学,你们看看。 不排除⼀种可能性,就是真正的顶级的思考者想问题是⼀致的。
其实,初步涉及⿊格尔的时候是有难度的。但今天你听完这堂 课,你来读⿊格尔可能就容易多了。⿊格尔七个部分的第⼀个部分我 就简单说⼀下辩证法。辩证法,不管是论题、反论、合题,其实跟他 这个正反合,正是《中庸》最核⼼的部分,对吧?我们的《中庸》是 两端——正和反,和是中间——允执厥中。执两用中恰恰是辩证法的 逻辑,只不过是他用⼀个崭新的⼀整套体系来解释中庸之道——辩证 法。怎么说好呢?
不管是⼀分为⼆,还是合⼆为⼀,正论、反论、合题,或论题、 反论、合题,不管怎样来分割,最终,实际上是中庸之道。这个和道 家的太极,和佛家的东西是不⼀样的,中庸之道有它独特的地⽅。其 实中庸之道是东⽅哲学最⾼的境界。他的辩证法与中庸之道(允执厥 中)整个的这种思维⽅法、思维逻辑⾼度契合。我说了,不排除伟⼤ 的思想家在⼀个⾼维度上是达成共识的,不⼀定是他⼀定是学了谁。 因为我研究过⿊格尔的出身和经历。
因为他非常聪明,又是⼀个虔诚的新教的教徒,这点和马克思很像。然后,后来他就开始学习研究哲学,并且他用了⼋年时间。因为 他所处的时代,就是他们家算有钱⼈,不然他不可能有学费读博⼠。 但他不是,那个时代的普鲁⼠还是接近我们解放前期的那种农奴制。 所以他去给贵族将军们去做家庭教师,到了31岁他继承了遗产之后, 他才开始进⼊到正式正规的研究过程。当然当家庭教师这⼋年非常重 要,他有机会在贵族家里边、将军家里边获得了⼤量的阅读的机会。 因为那个时候可读的书只有在⼀个层级上才有。
在⿊格尔的体系,辩证法是最重要的。第⼆个非常重要的体系是 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实际上构成了⿊格尔独立的哲学体系。与英国的 体系相对立的体系,超越了英国体系的绝对精神。实际上他就是讲宇 宙的终极实在。用我们中国⼈的话说,他要说那个“道”,就是在这个 世界上有⼀个超越主观意识存在的客观的规律。那么就是我们说的这 个“道”,不管你看不看见它,认识它、不认识它,“道”都存在。他管 它叫绝对精神。⿊格尔的东西用我的语⾔解释就很(清楚)。
另外,他在逻辑学上到⼀个登峰造极的程度。他的逻辑学我觉得 也是,怎么这么和《中庸》吻合呢。它逻辑学主要是三个部分,存在 论。我那天讲鬼神论的时候,讲了以太的问题,就是圣⼈已经看到了 以太弥漫于整个宇宙,弥漫于你的身体,它规定了你。第⼀个是存在 论,就是道是存在的。第⼆是本质论,就是它有规定性嘛,对吧。整 个你的状态,你的实际上是圣⼈说的天之⽣物,就是本质论。第三个 部分就比较妙,叫概念论。概念论就是⼈对“道”的陈述,我们把它叫 格物。
他的整个逻辑学就是有“道”,“道”是存在的。“道”确定了我们不 同的性质——规定性。这个不同的性质在我的观察之下格物致知,我 把它进⾏了分门别类、重新定义和逻辑关系的陈述,逻辑学出来了,
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其实中庸之道上面,我们现在讲到了第⼗⼆讲,你已看到整个逻辑学的体系在中庸之道里边是层层递进的。第 三个部分涉及到它的这个辩证发展阶段,就是它正反合里对于自然界 的认识、对精神世界的认识和历史发展的认识。就是辩证发展阶段的 分阶段的论,然后形成了历史观。
它的这个辩证发展阶段仍然是个正反合的过程。就是实体、差异 和统⼀的过程。其实是整个变动发展阶段是为⿊格尔的历史观做铺垫 的。因为⿊格尔他导致了德国历史学派的实证主义。就是他是根据归 纳推理来形成对真理的认识。⽽新自由主义,英国那⼀套,后来发展 成奥地利学派。它是先验的、演绎推理。这个是归纳推理是不⼀样 的。所以他用他的这个⽅法论形成了⿊格尔特有的历史观。用他的语⾔叙述是,历史是理性的进程,就是上帝之⼿。
它和《中庸》的“⿁神论”、和“道”的决定性,就是对“道” 的认知,⽆⼆⽆别。它只是在强调世界存在⼀个“道”,世界存在⼀个 绝对精神。那么我们的意识对这个“道”和绝对精神的认识,以及我们 对这个绝对精神认识之后,该如何来影响社会。总之,就是让社会伦 理符合⾃然伦理,形成正反合,形成⼀种制度的⾃恰。绝对精神和自 我实现吧。我觉得他很聪明,他非常聪明,或者是他读过《中庸》。
亦或者是他没读过《中庸》。但是我在他传记里边看。当然他的 传记写的是他从英国和法国的思想家获得了,主要是启蒙思想家那⼉ 获得了启蒙。其实启蒙思想家获得启蒙的那些⼈,他们可能受卢梭的 影响比较深。我讲过的这⼏个著名的思想家,在讲《资本论》《通 论》的时候都讲过。这⼏个他非常崇拜并且拼命阅读、受到启发的思 想家,全部是受中国儒家影响的最重要的思想家,特别是法国的那四 个思想家。你们有空可以看我这个旧有的课程。(笛卡尔、卢梭、康 德、⿊格尔)
所以我⼀直认为⿊格尔的哲学思想是来自于中庸之道。⿊格尔的思想如果是来自中庸之道,那它最⼤的贡献就是确⽴了德意志帝国。 他⽣在普鲁⼠时代,那时普鲁⼠还没有变成德意志帝国。还处在农业⽂明向⼯业国家转变的过程中。那个时候德国是个弱势的国家,因为⼤英帝国正如日中天。然后在他中年的时候,法国爆发⼤⾰命,⽽他 又非常的钦佩拿破仑,所以处在这样⼀个历史变⾰时期,他在痛彻的 思考,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普鲁⼠,怎么办?
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形成了⿊格尔的哲学思想。⿊格尔对自然的观 察,对历史的观察,对⼈的观察,对社会的观察,形成他的哲学。他 的哲学深刻的影响了以后的各种学家,当然包括经济学家。⿊格尔的 哲学观念里面第六个就是关于国家的哲学,他是非常重视国家的。⼤ 家要注意,国家是⼀个非常近代或者是现代的概念。中国以前的所谓 的国是邦,我们中国的国就是天下的意思,他这个国就是非常具有现 代性的国家了。
国家哲学它其实已经形成了德意志帝国的立国根基的⼀个基本概 述,他认为国家是⼈类理性在世界历史中的表现。他认为国家是⼈类 理性,就是⼈类理性选择要建立⼀个国家。他说国家才是个⼈⾃由和 共同体利益的统⼀体,这条非常重要,这就是制度经济学的源泉,就 是制度经济学立学的根基在这句话,它是个⼈自由和共同体利益的统⼀体。国家才能承载⼀般性的伦理原则,就是只有国家才能将共同的 伦理赋予每⼀个⼈,由共同的社会伦理构成法理、法律和制度。最后 就是共同伦理下的共同的制度。
最后就是关于精神分析学的部分,我今天不讲,这主观精神、客 观精神、绝对精神,⿊格尔要讲起来时间太久远。但我可以告给⼤ 家,如你将来读⿊格尔,你熟悉了中庸之道再去看⿊格尔,你恍然⼤ 悟,原来他想说的这个东西圣⼈说过。他只是用⼀种德国的语⾔模式,或者是用⼀种现代的语⾔模式,或者是欧洲⼈理解的、可以接受的语⾔模式,对中庸之道进⾏了现代解说。当然了有他独到的地⽅, 有很多独到的地⽅,他把它叫成客观唯⼼主义。什么叫客观唯⼼主义呢?就是阳明先⽣的知⾏合⼀。
什么叫存在即合理呢?存在即合理就是造反有理。就是我虽然是 后发展的国家,但我也有⽣存的理由,所以我可以用我的⽅式来重新 进⼊这个世界,所以⿊格尔是主张战争的。后来发展出来的学说里 边,像马克思、恩格斯这⼀脉,他们是主张⾰命的,不光战争,还主 张⾰命。当然了,德国历史学派⼀直是不反对,甚⾄鼓励战争的。当 然这个对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后的发展,它起到了非常负面的作用,就 是作为⼀个后发达国家,或者是后进的国家该如何自处?
⿊格尔哲学是⼀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法、哲学思考,但是我觉得 他的主体性描述是非常有价值的,他在适应性描述上就有问题,不然 他就不会那么主张战争。⽽且战争是不是最好的解决⽅式,或者是唯⼀的解决⽅式,或者是终极的解决⽅式呢?其实我不同意德国⼈的理解,适应性的问题。最后是关于创造性的问题,⿊格尔和他的⼦弟门⽣们做的还可以,但也有不小的问题和⽑病。我简单说⼀下⿊格⼉,
然后我再说说德国历史学派。
我之所以花时间来梳理哲学和经济学的关系,我今天说过了,是 因为我肯定不批评任何⼈,不评论任何事。我是想说,在我国相当长 的⼀个历史时期,从西⽅的思想传进我国,⼤概是洋务运动之后这 150年间传进来的东西,我们在认识它的过程中,因为我们基本上是 处在⼀个的仰望、跪求的这个状态,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平视和俯视, 所以我们对整个西⽅进来的哲学和经济学等等东西有了非常⼤的谬误 的理解。
我讲过笛卡尔,讲过卢梭,讲过法国的⼀⼤批的思考者,我也介绍过英国的思考者,我今天只讲德国历史学派的源头,我来不及讲新 自由主义,或者是芝加哥学派,或者是奥地利学派的这个源头。如果比较的来讲就很有趣,将来我们有空在闲聊的时候再说。今天因为赶上这个事⼉了,今天晚上我要做个专访,所以我就把我整理东西先讲 给你们听。谁让你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晚上可能⼀小部分会拿给他 们。
⿊格尔死了⼤概⼗年左右的时间,⿊格尔1831年⾛了,1818年马 克思诞⽣,1840年德国历史学派诞⽣。其实在⿊格尔之后,德国出现 了很多的⿊格尔学派,有激进的⿊格尔学派,类似于像马克思这种就 属于非常激进的⿊格尔学派。有保守的⿊格尔学派,其实德国的历史 学派属于保守的,德国的⿊格尔的保守学派,他们比较倾向于⿊格尔 晚期的思想,主要是⿊格尔关于国家哲学的部分,他们最后延伸出制 度学派。
关于德国历史学派,其实我就不用多讲了。因为我想⼤部分朋友 都读过那篇万字长⽂《掠过弗莱堡》,谈的是弗莱堡学派,弗莱堡学 派是历史学派的落日余晖,但是他是德国历史学派近乎完美的⼀部 分,可惜弗莱堡学派在⼆次⼤战中(就是1940年)结束了,百年论战 之后德国历史学派消失了。最后⼀个⼈就是艾哈德,他成为了联邦德 国的建立者或者创立者,他跟这个谁(阿登纳)共同重建了西德—— 联邦德国,并且他是联邦德国的第⼆任总理。
德国历史学派的出现是有它的原因的,其实英国的经济学学说被 德国历史学派批评,批评为狭隘的个⼈主义和世界主义。世界主义还 狭隘吗?不是的。因为英国的经济学要求小政府,他是古典自由主 义,要求小政府,他要求政府什么都不要管,管的越少越好,把东西 交给市场。其实英国的经济学⾮常虚伪,我说的是⼤英帝国时期,从
16世纪开始,17世纪到18世纪的时候,已经进⼊到⼀个比较成熟的状况。
为什么呢?因为英国的经济学实际上是为殖民主义服务的,因为 英国作为⼀个国家,在国家建设⽅面已经非常成熟了,所以他认为国 家不需要强调。因为英国的国家的建设在经历了⼤宪章运动和光荣⾰ 命之后,他们建立了⼀个完整的国家,非常完整强⼤的国家,并且有 了⼀整套非常优异的制度。关乎国家的哲学和制度非常完整。所以他 认为这个事情不重要了,不重要了,他认为市场重要,他认为市场决 定论才是经济学的核⼼,就是古典自由主义,⽽不应该是制度决定 论。
英国的这套学术和理论传到欧洲去,法国爆发了⼤⾰命之后,这 个法国的⼤⾰命席卷整个欧洲,欧洲的⼀些地⽅开始流⾏这个理论,
⼤家认为国家没那么重要,只要有了⼀个好的市场、全球化的市场、 世界级的市场,那么⼤家就都有发展机会了,就是市场决定论。德国 历史学派非常缜密,在⿊格尔哲学的安排下,他们非常缜密。他们当 然不是认为市场不重要,但是他们认为以普鲁⼠国家的状况,如果接 纳英国的市场理论,他们将成为被奴役的对象。
这就是德国历史学派1840年到1940年与奥地利学派进⾏百年论战 的原因。100年争论⼀个问题是制度决定还是市场决定,是制度决定 论还是市场决定论。那么最后,德国⼈用他们的实践证明了,制度决 定论和市场决定论都很重要,但没有制度决定论,市场决定论就成为 殖民主义殖民他国的⼯具。如你没有强⼤的国家,作为国民的保护 者,你的国家和国民将沦为殖民主义的被殖民对象。
即便你是⼀个西⽅的发达国家,也非常可能成为⼆次殖民的对 象。德国历史学派在⼆战之后,它转化为了⼀种制度建设,就是联邦 德国的制度建设,我在《掠过弗莱堡》里已经讲过了。但我今天需要再说的是,德国历史学派在某种意义上消失了,某种意义上的消失意味着不再用这种名称,不再强调这种继承关系,虽然是后来他们在美国芝加哥学派和耶鲁学派就是淡⽔和咸⽔之分是存在的。
但请注意,他们在强调的内容上面已经不再强调殖民问题了,咸⽔学派更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属性,⽽芝加哥学派、淡⽔学派更强调资 本主义特征,就是有穿插、有交融。但是⼤家侧重点在这个⽅面,所 有的争论都放弃了⼀个主题,殖民,这个非常可惜,因为德国历史学 派始终是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的,因为他是后殖民者,他没赶上古典 殖民,没赶上新殖民,他只参与了现代殖民。德国是这么样的情况。
由这个亚美尼亚裔⼟耳其⼈阿西莫格鲁来完成这样的著作,我觉 得这个思考很有意思。他们的整个的著作没有讨论殖民问题,虽然他 们还是历史学派的做法,用历史的证据、用归纳法来陈述⼀个简单的 现实,就是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不光是市场决定,也不是什么⼀直 到现在都很流⾏的,什么比较优势理论、什么结构经济学,跟这个没 关系,就是不要胡闹了。这个新自由主义延伸出来的我国的很多的分 支,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他们获奖有意义吗?获奖是有意义的。其实前⼀段时间真正 刺激到我的是老布什的⼆⼉⼦小小布什,他对中国的发展发出了感 叹,他说中国取得如此奇迹⼀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是什么?因为 全世界不⼤接受⼀个中国模式。⽽这三个家伙,他们愣是认为中国是 政治崛起型、经济包容型临时的⼀个成就,他也持有⼀种否定的态 度。当然我国的⼀些,我不知道象牙塔里面怎么想。
我国的⼀些民间的思考者,在批评或者批判这三个⼈。我今天说⼀下我的意思,我是既不同意你们批判他们,因为制度决定⾼于市场 决定这件事情,我是认同他们的观点的,只是我不认同他对中国制度 的定义,他对中国制度的定义定性。他真的没有⿊格尔那⽔平,他没有正题、反题、合题,他没有完成这个,所以他不辩证,所以他们,
怎么说好呢?就是不值得⼀驳。但你知道之所以今天要讨论这个问 题,是因为他们说对了⼀些、说重了⼀些。
他们对我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可以拿来进⾏思考。好,我先把 德国历史学派的事情说完,然后我们再转过来说新制度经济学。德国 历史学派在艾哈德之后销声匿迹,之后它分成了两块,⼀块变成了凯 恩斯主义,然后呢,他影响整个的西⽅世界的⾛向。凯恩斯主义,国 家⼲预经济,用的就是德国历史学派的思路,连他的原则和⽅法都是 德国历史学派。请注意,凯恩斯主义是德国历史学派的重要的分支。
当然,你不能说马克思主义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分支,这就有点不 太妥了,是他是激进的⿊格尔主义的⼀个重要分支。但是我必须得承 认,⽆论是苏联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还是改⾰开放之后的 中国的社会制度,都带有非常深刻的德国历史学派的痕迹。我们在重 要的⼀些经济学遵循的法则和原则,还是德国历史学派的东西,艾哈 德叫社会市场经济,我们差⼀点用了他的这个名字,后来我们改了。
当然了。第⼀,我们承认我们社会主义,第⼆我们承认我们是市 场经济,所以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哈哈哈,它是社会市场经济, 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陈述不重要。⿊格尔在他的逻辑学里边最 后⼀部分是概念论,他说这个概念陈述很重要。维根斯坦最后临死之 前也是说了,他说⼈类智商的边际就是在于概念,就是你说不了,语⾔已经⽆法表达真理了,到尽头了。我自⼰深有此感,你没有办法用 语⾔来描述你看到的东西。
那么,德国的历史学派⼀直在往下延伸,它并未死亡,它只不过 用另外⼀种⽅式在东⽅和西⽅存在。⽽新自由主义、殖民主义在昂萨 的特定的团体之内也在发展和延续,历史⾛到了拐点之上。请注意我 今天的陈述——历史⾛到了拐点。这回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选他们三个⼈?其实我知道,⼤家都感到了历史的拐点到了,重新考虑能不能交给殖民者。当犹太⼈控制了昂萨,从⽽用⾦融垄断资本来治理这 个世界,超越国家、超越制度进⾏殖民,那么所有的⼈在思考。
思考的结果是回归,回归新制度经济学。但这是解药吗?我回到 第三部分,我怕今天时间不够,关于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这 三个⼈怎么来评价他们呢?我以下的话可能又要得罪好多⼈,但请你 们原谅,我是为了表述⽅便,我形成⼀个概念。但这个概念未必对, 未必不对。我只是想为了表述⽅便,我将经济学家分为五类。本来我 是应该分为五个等级,但我怕⼤家觉得我羞辱了⼀些⼈,所以我就把 它分五类——五种类型。第⼀类,也就是最伟⼤的经济学家,或者叫 经济专家。
他们往往不被⼤家认可为经济学家或者经济专家。例如我国古代 的管仲、商鞅、桑弘⽺、王安⽯、张太岳。当代,你能说马克思、恩 格斯不是最伟⼤的经济学家吗?你能说列宁、斯⼤林不是最伟⼤经济 学家吗?你能说⽑泽东、邓小平不是最伟⼤经济学家吗?当然是。那 么他们的特征是什么?他们的共同特征,首先,他们是非常伟⼤的思 想家。请注意,思想家不代表他是哲学家、数学家;或者是,他⼀定 是经济学家,不代表。但他⼀定是伟⼤的思想家。
其次,他⼀定是伟⼤的政治家。他能将他的思想⾛出逻辑学里的 概念论,进⼊到实践阶段。⾛出概念论,进⼊到实践阶段。就是⿊格 尔哲学的历史观完成了以后,完成概念论之后必须得落地。落地的能⼒,必须是政治家,不然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实践,只是⼀个⼝述⽽ 已。所以我说第⼀类的经济学家(我只能分类,不能分级)是伟⼤的 思想家兼政治家。第⼆类就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了,比如说凯恩斯、弗 里德曼、⽜顿、怀特。
他们和第⼀类的区别是什么呢?第⼀类看到了“道”,并且能把
“道”延伸到社会伦理,并且将社会伦理变成法律制度,了不起。第⼆ 类,他们看到了“道”,尽可能的将它概念化、概念论,然后他没有办 法落地,他只是把这个东西提出来了。第⼆类也很了不起了,因为能 看到“道”,并且能把它变成了⼤家能听懂的概念,这就非常非常了不 起了。但他可能不如第⼀类那样看到更为完整的“道”,他看到⼀部 分。第⼆类,很了不起了啦。这三个⼈,新制度经济学诺奖这三个⼈ 算是第三类经济学家。
他们没有办法看到完整的“道”,但是他们已经看到了⼀点点的 “道”,并且在这⼀点点“道”的基础上做了⼀种概念论,理论的陈述,
⽽且这概念陈述可以引发当代⼈的思考。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就是
——国家为什么失败?他看到了⼀小部分。如果说第⼀类看到了,比 如说九成,第⼆类看到了五成,他们也能看到两三成、两成这样的。 那么第四类经济学家就是看不到道,⽽引述,类似于看到道的部分将⾄微观化,比如说这个财务专家等等吧。
比如说⼀些非常细致的经济学分科,第四类。第五类,其实第五 类不是经济学家,但因为现实,当代是把他们归为经济学家,比如说 各种⾦融机构的首席,比如说⼀些企业聘用的这样的专家,包括政府 聘用的专家。在英⽂里边他们应该是 trader (交易者)或者是seller
(卖者)就是seller。比如说你是早上起来卖煎饼果⼦的,你穿上婚 纱卖那个煎饼果⼦,你也还是个卖煎饼果⼦的。虽然你是全北京卖煎饼果⼦卖得最好的那个⼈,但你真的也不是经济学家,因为⼤部分的⼈是在卖⾦融产品嘛。
但是现在我们习惯上将 trader 和 seller 都定义为经济学家。 Trader里边有,比如说达利欧,你说他不是个经济学家或者经济专 家,好像他也能算吧,他是非常极品的⼀个trader。那 seller你要是说他是经济学家,你说⼀个公司卖⾦融产品的,后来给他印了个名片,
叫首席或者叫什么,你说他是经济学家,然后你让他来去参与国家制 度和政策的建议。很扯!因为他离“道”,不是看见看不见,因为他是 背“道”⽽驰的那个⼈,因为他要是按照“道”⾛的话就没有机会了。他 们是必须背“道”⽽驰的⼈。⼤概我分了这么五类或者五级。
简单想说⼀下⼦他们三个⼈的所处的位置。他们说的正面意义是 什么呢?他们说:包容的政治制度和包容经济制度是有利于经济发展 的,这是非常正确的,非常正确的!他们的错误,错在哪里呢?他们 对不包容或者是崛起型政治的定义完全错误。因为,作为⿊格尔的哲 学思想的继承,作为德国历史学派的继承,你连起码的论题、反论、 合题都做不到,就是正反合都做不到。
你怎么能如此坚决的认为,选举制度就叫民主,民主制度就叫包 容呢?谁跟你说,⼀⼈⼀票的选举是民主呢?谁告诉你那个民主制度 就⼀定是包容的制度呢?谁告诉你⼀⼈⼀票的选举,不能在新殖民主 义的压迫下出现异化呢?⼀⼈⼀票选出来的那个政府,谁能证明他⼀ 定不是资本专政的政府呢?如是资本专政的政府,你如何认为它具有 包容性的?他包容的是谁?难道他包容的是⼈民吗?
你又如何认定,中国范式的这样⼀个制度或者政府,不具备包容 性呢?你如何认定社会主义不具备包容性呢?你如何认定这个包容性 和中国模式的政治的包容性和经济上的包容性不是可以⾼度吻合的 呢?那么中国奇迹又如何解释呢?如你们是⼀个负责任的经济学家, 你们倒是应该告给我们怎样来实现更加契合、更加合意的整体的包容 性,论题反题合题嘛。你如果真是⿊格尔的的信徒的话,允执厥中 啊。
但,我仍然要说,他们有正面意义,因为⼀个国家的制度的包容 性,的确是⼀个伟⼤的命题。不要认为,我们就⼀定会做的很好,我们需要不断的进⾏反思,来不断的完善我们的制度。比如说我们的直接税的体系的建立,我们整个的制度的建设,需要⼀个不断的完整、 完善和进化的过程。他们的提醒是有意义的。虽然他们的论述,在我 看来真的是三类或者是三级,当然不是三流啦,但他们做的功课,做 的东西,是有正面意义和启发意义的。
不仅对我国有,其实对当下的美国和西⽅也有,就是美国和西⽅现⾏的制度,为什么变成了个攫取型制度。攫取包含两重含义,第⼀,它的外部攫取性太明确了,它就是现代化的⼀个殖民主义的样 式,它是绝对的对外攫取型的⼀个制度安排;对内也在攫取,因为贫 富分化如此严重,不知道这三位同学是故意还是真的看不见,所以对 我们有正面提醒意义,对整个世界的分析,如果他们愿意用绝对精 神,就是⿊格尔的绝对精神,站在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辩证法的 角度去思考,用逻辑学这种概念叙述的话,他应该看到的,他怎么会 看不到呢?当然这是,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个问题。
他们的负面意义,再次用经济学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某种欺 骗,就是发展中国家,你们只要听话,改成民主制度,⼀⼈⼀票,你 们就有机会把这个制度的包容性和经济的包容性达到⼀个很好的⽔ 平。它的负面影响,它有⼀个严重的欺骗性。我对新制度经济学,其 实是嗤之以鼻的,但是我对他们对我们的启发仍然是感到有价值的。 当然,我相信我国的经济学也在迅速的跟进和进化之中,我们也会在 这个领域,⾛出⼀条让我们的孩⼦们满意的⼀条路来。
虽说如此,如果⼤家有兴趣呢,我觉得还是可以把他们的著作读⼀下的。不过,你们可以按照我今天的脉络,将⿊格尔,将德国历史 学派,或者是将我的那篇⽂章《掠过弗莱堡》与新制度经济学结合起 来⼀起读,可能效果会更好⼀些。然后呢,好多⼈批评诺奖越来越不像个样⼦,我说好了不提⼈和事⼉,我觉得他们⾄少还有个样⼦吧。
好了,不讨论⼈和事的问题。好,今天关于这些事情先说到这⼉。
原本应该腾10分钟到15分钟谈⼀下⼦市场,因为关键时候到了, 11月5号选举,11月6号美国就是要第⼆次进⾏。时间非常紧迫。⼤体 上,美国财政部怎么想的?美联储怎么想的?美国的投资者怎么想 的?确实是应该聊⼏句。但是我今天下午真的有事⼉,我放到明天下 午吧,明天下午三点钟前后我们有空,我们再聊⼏句,今天就先到此 为⽌。然后,我祝⼤家周末愉快!另外有空可以多读点东西,多读点 东西还是有用的。明天下午我们抽时间再碰⼀下。好吧,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