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二讲:自用章
2025-03-01
293 中庸二二:自用章
2025-3-1
⼤家下午好!昨天晚上七星连珠,今天⼆月⼆日“龙抬头”,⼀个绝妙的日⼦!今天我们讲正式课中庸第⼆⼗⼆讲:第28章自用章。其 实这章是《中庸》涉及到问政问题的非常重要的⼀章,也是⼦思在讨 论政治问题非常重要的⼀章。
好!按照老规矩我先念⼀遍。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 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 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 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 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 礼,今用之,吾从周。”
这章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儒学的⼀个⼤问题就是我们必须 将儒学正本清源,正本清源的⼯作需要用现代的概念和逻辑还原儒学 圣⼈的正宗论述,因为也涉及到我们对当下⼀些问政问题的看法。 “中庸之道”在当下的运用它有重⼤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把这⼀章放 到⼀个极⾼的地位。
比较早推崇《中庸》的是韩昌黎,韩昌黎推崇《中庸》很⼤的⼀ 个原因是,“中庸之道”在某种意义上,特别是孔⼦到曾参到⼦思⼀直 到孟⼦都是主张“⼤⼀统”的。反对“⼤⼀统”的主要是道家,另外⼀种 也是反对“⼤⼀统”的主张“⽆政府主义”的是墨家。是儒家和法家主张⼤⼀统,但儒家和法家的路径又不⼀样,儒家主张的是⼀种相对社会 化的⼤⼀统,⽽法家主张的是“君王专制”,有⼀点像法西斯主义。
韩昌黎是在当时⼤唐藩王割据之后重新提到了儒学,特别是《中 庸》,以此作为削藩的理论依据,以《中庸》的思想来统⼀⼤唐民间 特别是知识分⼦对削藩的重要性的认识。⼤唐在韩昌黎等努⼒下将
《中庸》提到⼀个很⾼的位置,到了宋朝《中庸》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儒家的经典。
这篇⽂章的重要性在于,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儒家的圣⼈们、前辈 们是主张“君主立宪”的,“非天⼦,不议礼,不制度,不考⽂”,主张“君 主立宪”或者是“天⼦立宪”,这是了不起的思考!要知道这是2500年 前!⽽⼤英帝国进⾏“君主立宪”如果算早的话也是800年前的事情 了。我们在春秋末期已经在思考“君主立宪”的问题,这是⼈类政治史 上的非常伟⼤的进步!了不起!
同时我们儒家的先贤们是主张“⼤⼀统”的,是反对个⼈主义、反 对自由主义、反对⽆政府主义的,所以⼦思开篇借用孔⼦的话来批驳⼀些错误的认识。孔⼦的话说的很重:“愚⽽好自用,贱⽽好自专”, 这话非常的重!“⽣乎今之世,反古之道”,你⽣活在今天非要去回到 古代去。“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你非要这样做你肯定会祸及自身 也祸及⼦孙的。这段话的出处今不可考。
但我知道回到2500年前春秋末期,诸侯开始割据,要议礼,要制 度、要考⽂了,他要玩自⼰的⼀套,⽽他们(当时诸⼦百家兴旺的 很)各自在诸⼦百家中找自⼰的理论依据、逻辑基础,其中就涉及到 两个当时非常显赫的门派:“道家”和“墨家”。
“道家”天然的认为政府是坏的,所以他希望退回去回到上古。他 返古不是返到夏商周⽽是部落状态,鸡⽝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是 希望回到这种小国寡民的状态去。那个时候没有天下、没有天⼦、没⼈管,更自由、更舒服(这是⼀般的认为),他实际上是个⼈主义、 自由主义或者⽆政府主义的⼀种状态。当然墨家是不同的,墨家认为 政府有问题并且主张⼈民起来与政府对抗,他是“⽆政府主义”但他并 不完全是“个⼈主义”和“自由主义”。
这里的反古之道,实际上在春秋末年盛极⼀时,因为⼤家对当下 的政治现实不满意,那怎么办呢?孔⼦克⼰复礼是复周礼,⽽老⼦这⼀脉他们连周礼都不想复,他们要直接回到上古时期,认为那种部落时期的状况,民风淳朴,更好⼀些。⽽这种认识,我们在当下的感受是强烈的,因为他很像现在我们的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状 况。其实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在很⼤程度上是⼀种⽆政府主 义的叙事。
⽽这种观念在⼤唐的时候被藩镇割据,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被诸侯 王用了去,他们要去掉天⼦、去掉天下,要自尊为最⾼统治者,他们 要切⼊立法,要搞自⼰的⼀套。他们反对中央集权,反对统⼀⼤市 场,并不介意割据对⽣产⼒的破坏,对⼈民⽣活的破坏。他们也不强 调强⼤国家对草民的庇护,所以形成了这种非常尖锐的对立,与儒家 尖锐的对立,⽽且这种对立在有的时候变成了对儒家的⼀种误读。
以⾄于后世很多学者都认为儒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它是 统治阶级的⼯具,以⾄于我们上世纪70年代批林批孔、批儒尊法,到 了⼀种状态。当然将来有时间可能在结束中庸的课的时候,我会讲⼀ 次这件事情。⽴法权下沉会不会有问题呢?问题很⼤,为什么要天⼦ 立宪,君主立宪?立法权下沉,我讲⼀段我自⼰的亲身经历吧。
我⼤学毕业以后在⽂教司,在⾏财处(⾏政财务处)⼯作过⼀段时 间。约略在1988年,我们注意到辽宁省的财政开支急剧攀升,超越了 其他省的⾏政经费的上涨速度。于是就组织了调查组,我是组员,然 后去辽宁做调查。调查完了以后,发现辽宁在搞乡镇级的⼈⼤和政协 的建设,所以经费有⼀个非理性上涨,并且⼈⼤政协要养许多的⼈, 就是公务开支在迅速地攀升。
后来这个调研的结果先是写签报,然后又写了个正式的报告。我 们的意见是务必取消在乡镇⼀级建立⼈⼤和政协的尝试,⽽且应该是 在法律上禁⽌。因为它是个立法机构,立法权下沉之后,它就会产⽣⼀系列地⽅的立法。地⽅的立法不光是地⽅增加⼈⼤、政协部门和⼈员的问题,这些机构⼀旦完成立法,下沉的立法会跟国家级的立法产⽣冲突,乡镇的立法会跟国家的、省的、市的、县的立法产⽣冲突。
主要这个立法会形成地⽅保护主义,它对于统⼀的中央集权、建立统⼀的⼤市场是⼀种讽刺,它是⼀种破坏。我们现在要搞的全国统⼀⼤市场要拆除各种壁垒,其实在很⼤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立法权下沉 之后带来的⼀系列的问题。因为我们省级⼈⼤、市级⼈⼤、县级⼈⼤,其实都有⼀定的立法权,会形成⼀系列的、很多是莫名其妙的、 具有法律性质的规章制度,它形成了非常糟糕的地⽅保护主义,不光 是⼈的问题。
你可以想见当周朝礼崩乐坏之后,立法权下放到诸侯,诸侯之下 可能还有,像鲁国的三桓专鲁,三⼤姓各占⼀块地盘,各⼤地盘如果 再去自⾏立法,你知道天下这个法乱成⼀锅粥了。其实使整个国家变 得极其破碎,不但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也使整个的国家在破碎中变 得越来越没有效率,反⽽变得极其混乱,严重的影响了国家整体的实⼒,也严重的伤害了普通民众的⽣活,所以第⼆⼗⼋章真的很重要。
原本我还是有些想说的,我想放到最后我们再来解释。因为中国 现在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地⽅保护主义与地⽅的这种壁垒,相对⽽⾔还是存在着⼀定程度的部门割据、地⽅割据,对统⼀⼤市场仍然 有很多的问题。另外我⼀再强调去全球化是伪命题,⼀会⼉我们到最 后再去讲这个东西。此⽂我认为也是圣⼈对公共知识分⼦的⼀次非常 严厉的⽆情的批判,因为“愚⽽好自用,贱⽽好自专”这话说的非常 重,即便是放到今天,对公共知识分⼦的批判,它也是很重的。
好,我们进⼊正⽂。⼦⽈:“愚而好⾃⽤,贱而好⾃专,⽣乎今 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者也。”其实这段话不可考,什 么场合,对谁说,说谁?不可考。但我⼤体上把儒家主要的东西过 过,所以我觉得意有所指。因为市面上传的都是老⼦如何厉害,孔⼦ 在老⼦面前显得完全不够超凡脱俗,甚⾄有⼀些不够睿智。我同意韩 昌黎的看法,这是后世因批判儒家、批驳儒家,造势⽽已。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孔⼦是圣⼈,老⼦是仙⼈,他有他的道理,因为孔⼦是⼊世的,⽽老⼦并不⼊世。所以在问政的问题上, 孔⼦可能比老⼦在这个问题上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愚⽽好自 用,愚指的是智商的问题,贱⽽好自专,贱指的是地位。越是愚蠢的⼈,越刚愎自用,越是卑贱的⼈,越喜欢专制,喜欢控制别⼈,控制欲非常强。
其实,孔⼦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我猜想他在鲁国,对鲁国的三桓 极度愤怒,然后说出这番话。当然了,这里涉及到的背后逻辑就是道 家的逻辑。因为他们主张退回去,退回到上古时期,⽣乎今之世,返 回古之道。这里有三个争议。我今天说炮声隆隆,先轰⼀遍。三个争 议:⼀种说法,说孔⼦这番话是说自⼰,说自⼰愚⽽好自用,贱⽽好 自专,⽣乎今之世,反古之道,说他克⼰复礼,就是反古之道;如此 者,灾及其身者也,说他坚持真理,所以给他自⼰带来很多的麻烦。 这是⼀个比较正统的理解。
然⽽,我认为错的离谱,这不是孔⼦自谦,说自⼰愚说自⼰贱, 所以非要克⼰复礼,这不是!这是胡说⼋道,非常愤怒,这是⼀种说 法。还有⼀种说法,说反古之道,这个反字不是返回,⽽是反对,反 对古代的⽅法或者是道路,反对古代的⼀些东西,这也是胡说⼋道。 我个⼈翻译,重点在这个“古”上面,是返回上古之道,上古就是返回 到尧舜禹之前去,返回到部落时期去,上古之道。
实际上,这是在批评诸侯,⽆视周礼的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 义,擅自放弃周礼,自⾏改动,形成各自的立法、制度。孔⼦说他们 是愚蠢,刚愎自用,卑贱却盲目自专。你懂的,我刚才讲我过去的故 事。之所以要将立法权下沉,都有追逐门户私利的思考,我本来还想 举⼀些例⼦,后来想了想,此处不妥,有些例⼦就不⽅便讲。你知 道,只要愿意将立法下沉并且抢夺立法权的,都有门户私计。(六朝 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出自南宋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
到了孔⼦时期,春秋已⾄末尾,废了周礼,天⼦已然形同虚设,
周礼已然⽆法约束诸侯,诸侯在玩什么?诸侯在玩:他们对周天⼦玩⽆政府主义,在玩个性解放,在玩自由主义,当个⼈主义产⽣于集体 主义之争,自由主义产⽣于社会主义之争,我们看到了今天的现实。 这是古典的个⼈主义与古典的集体主义之争,这是古典的自由主义与 古典的社会主义之争,⽽儒家是集体主义,古典集体主义和古典社会 主义的代⾔⼈。如此,你就能理解孔⼦的愤怒。
什么叫灾及其身也?请记住以下的话:诸侯之自由,必是小民之 灾难;诸侯之自由,必是国破家亡之开始。其实,我想今天乌克兰的 例⼦⼤家是懂的。不要小看⼀般意义的破坏游戏规则,破解。中庸之 道讲的最终是个均衡,⼀旦你把整个的秩序瓦解了,瓦解之后,最受 伤的是谁?最受伤的是那个弱者。
所以立法权下沉,会导致春秋战国的时期,小的诸侯被⼤的诸侯 迅速的兼并,在整个没完没了的战争之中,在所谓的自由主义的喧嚣 之中流离失所,另外历史会出现倒退,本来分封建制的情况下,已经 开始取消奴⾪制,好多地⽅又再次恢复奴⾪制。底层是愿意割据的, 因为割据才有权才有利,割据对底层野⼼家们来说意义重⼤,他要的 是与权⽽相伴随的利。⽽儒家⼤⼀统的观念是反对这样做的,⽽且这 种反对引起诸侯的极度不满,所以周游列国不⾏。
好,我先往下⾛,然后⼀会⼉回头。上面是孔⼦的话,⼦思的话 是这样的,⼦思上来就说:⾮天⼦,不议礼,不制度,不考⽂。这段 话古今中外的争议都非常⼤。非天⼦就是他主张君主立宪,这也是孔⼦的⼀贯思想,他反对立法下沉,就是你不是天⼦,请你不要议礼, 议礼说的是伦理;不制度说的是法理和法律制度;不考⽂说的是学 理,这是天⼦的事情,如果此事下沉,那么秩序就会出现混乱,他主 张天⼦立法,主张君主立宪。
当然天⼦立法和君主立宪有巨⼤的区别,因为君主立宪是要交出司法权和⾏政权的。⽽天⼦立法,孔⼦的时代,圣⼈并未说要交出司 法权和⾏政权。因为孔⼦曾做过鲁国的⼤司寇,就是最⾼法院院长, 当时到底是怎么想,这个在孔⼦的⾔论中并⽆清晰表述,是不是天⼦ 不应插⼿司法和⾏政,这个暂时没有更好的证据。但我想,天⼦立法 与君主立宪必定有相似之处,因为他要求有⼀个天下完整的统⼀的秩 序出现。此处虽然⼏句话⽽已,但非常之重。
我在《掠过弗莱堡》曾经有写过⼀句话:“自由美丽得像花⼉⼀ 样。”然⽽那美丽的像花⼉⼀样的自由,却是奴⾪主的自由,⽽不是 奴⾪的自由。今天我在这⼉重新延伸⼀下:自由主义美丽的像花⼉⼀ 样,然⽽,那只是立法者的自由,却不是非立法者的自由。所以,将 立法权归于天⼦,天⼦代⼈民立法,可能在特定历史时期是⼀个最优 的选择。这段话也可以解释我国建国之后的立法的⼼路历程。
这段话我想这样说,这是⼦思的⼤⼀统宣⾔。我先把后边这句话 讲完,再倒回来说。⼦思下⼀句话跟的是:今天下⻋同轨,书同⽂,
⾏同伦。这段话争议非常⼤,清朝有个训诂的专家叫崔树,我觉得中国有好多的公共知识分⼦的问题非常严重,这个清朝的公共知识分⼦,他竟然认为车同轨,书同⽂,⾏同伦是秦朝之后的事,所以孔⼦ 的时候车没同轨,书没同⽂,⾏未同伦,所以他认为此句话是汉朝董 仲舒他们加上去的。日本有个汉学家,曾经⼀段时间在中国那不得 了,叫武内义雄,他说,这是焚书坑儒之后加上去的。目前我们现在 整个考证过程还没有在考证⼀个再古⼀些的中庸的版本,但我认为周 礼之后已经做到了车同轨,书同⽂,⾏同伦。周天⼦已经做到了。 好,回到前⼀句话,非天⼦,不议礼。⼦思说非天⼦不议礼,如果乱 议礼就不能⾏同伦了,好不好?
所以这两句话有着逻辑上的关系。⼦思说,非天⼦不制度。如果 乱制度,就不能车同轨。⼦思说,非天⼦不考⽂,如果乱考⽂就不能 书同⽂了。所以我认为⼦思后边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周礼对天下的贡献的⼀种⾼度肯定。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同伦,这是在周⽂王周武王、周公建立周之后,努⼒做到的车同轨,书同⽂,⾏同伦。努⼒做到。后世到了秦,到了汉,做的更好了⼀些。
如儒家主张的⼤⼀统统⼀的法治不能实现,那么如何车同轨、书 同⽂、⾏同伦呢?如这个主张是错误的,退回到小国寡民、鸡⽝相 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部落状态,怎么可能⾏同伦、车同轨、书同⽂? 如果做不到,整个社会的⽣产⼒⽔平如何提⾼呢?⼀个混乱的⽣产关 系,⼀个受制约的⽣产关系,是没有机会让⽣产⼒⽔平发挥出来。也 就是说没有周礼的贡献,那么不可能形成⼤⼀统。
政治上⼤⼀统、市场的⼤⼀统,也不可能形成资源⼈才物的最优 配置,就不可能形成强⼤的持久的中华⽂明。我认同儒家的主张,儒 家的⼊世是貌似是为了国家⼤⼀统,其实主张的是为了老百姓、为了 社会。所以我⼀直认为孔⼦是朴素的、是古典的社会主义者。道家的 遁世,反对⼤⼀统,主张个体自由等等等等。
有没有意义呢?我觉得在个⼈的选择上是有意义的,但作为⼀个 国家可能不好,不然它也不会为诸侯和藩王用来割据,用来作为理论 上的依据。这个我最近在梳理清华简,如果梳理的顺利,如果时间够 的话,我其实想通过梳理清华简对中国的⼏⼤门派做⼀次整理,包括 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让⼤家看看在我们诸⼦百家的这种纷争之 中,今天的映射,其实今天的争论在我们春秋战国早有⼀轮了。
我国古代就有了个⼈主义,有了自由主义,有了反政府主义,我 们古代也有集体主义,也有社会主义,也有民粹主义,这个主要是墨 家代表比较民粹,法家相对专制,有点法西斯主义的味道。当然这样 的简单类比会得罪好多的学者,我只是做⼀个映射,其实历史是个⼤ 车轮⼦,它就是转来转去的,它并不新鲜,只不过是以不同的面貌呈 现给世⼈⽽已。今日美国关于个⼈主义、集体主义的争论,关于这个 新自由主义的。
沙利⽂,拜登的安全顾问,他对新华盛顿共识和新自由主义进⾏了非常严厉的批判。他认为美国⾛了新自由主义的⼀个极端的状态, 就是放弃⼤⼀统,要充分张扬个⼈的自由,出现了某种反制度反社会 的倾向。今天特朗普的表现很有意思,这是好的吗?是对的吗?我们 不⼤容易用⼀般意义上的好坏对错前后左右来评价这件事情,但是中 庸之道是可以看到⼀些事情的。
中庸之道,我在今天又⼀次强调这件事,我今天正好在上海。我 又强调,我说如果威廉⼆世有⾜够的眼界与胸怀,他就能容得下马克 思和恩格斯,他不会抓捕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果马克思跑到比利时, 比利时能够容得下马克思和恩格斯,那么比利时将会是另外⼀个风 景;如果他最后逃到法国,法国不驱逐他们,他们就不会流落到⼤英 帝国。⼤英帝国是经典的资本主义,也是经典的帝国,但是那个帝国 他就包容了马克思恩格斯,不但允许他们写书、出书。
还允许他们在报纸上开专栏,甚⾄允许他们在伦敦召开全世界共 产主义者⼤会。如做这件事的不是⼤英帝国,是威廉⼆世,那么今天 仍然统治这个世界的应该是⼤德意志帝国。没有⼤英帝国,也没有美 国,应该是⼤德意志帝国。⼀个放弃了、抛弃了甚⾄抓捕共产主义者 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的威廉⼆世,他哪里懂中庸之道,搞好资本 主义必须得包容社会主义。如果你不知道允执厥中的道理,⾛了⼀条 极端,想活太难了。
我们在选择上面,我这里再次批评公知(公共知识分⼦),他就是 容易⾛极端。因为他要把它表述的极端了才能表达出那种前卫先进和 正确,好像真理在⼿。他哪里知道包容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英帝 国,用马克思主义,用社会主义的⽅法,对⼤英帝国,甚⾄后边的美 国进⾏了社会主义改造,得以为资本主义续命。甚⾄我⼀直以来在思 考是否西线的社会主义改造,比东线的社会主义⾰命做的更恰当。
中国为什么将孔⼦作为圣⼈呢?因为孔⼦的⼤⼀统、孔⼦的朴素 的古典的社会主义理论,延续了中华⽂明,延续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寿命,他就是圣⼈。如果你看不到这⼀点,你非要说他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你即便是个⽆产阶级,是⼀个⽆产阶级的⾰命家,我也依然认 为你的思考具有严重的局限性。这不是个对和错的问题,这不是⼀个 简单的好坏、对错、左右、上下的问题,这是⼀个智商的问题。
所以你能理解孔⼦的愤怒了吧。愚⽽好自用,贱⽽好自专。这就 是公知典型的状态与形象,批得非常之好。我不能老借孔⼦的话发泄 自⼰的愤怒,我只是说:就第⼆⼗⼋章我看了所有的解释,没有⼀个 是对的。这世界怎么了?2500年呐,能不能稍微正常⼀点,解释⼀下 圣⼈的学说呢?为什么非要那么扭曲、那么憋屈?就不能好好说话 吗?非要捧道家到那个位置上,来贬低儒家;非要捧墨家,贬低儒 家;非要捧法家,贬低儒家。好玩吗?
好,我们继续。这还是⼦思的话,⼦思⼀共说了三句话,这是他 的第三句话。这个第28章很短,但是它确实是内容极其博⼤精深。虽 有其位,苟⽆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其位,亦不敢作 礼乐焉。你看了没有?这两段话其实说得很清晰,⽽且非常坚定,都 是不敢,亦不敢。为什么⼦思说你即便有其位,你即便是天⼦了,你 如果没有天⼦之德,你也不敢做礼乐焉。你就算是有德性,但是对不 起,你不是天⼦,你也不敢做礼乐焉。
我非常喜欢的⼀部美国⼈写的书,是关于美国建国时期的美国的 先哲们的⼀些争论。它涉及到的是什么问题呢?它既涉及到⼀些重要 的原则问题,也涉及到非常残酷、非常艰难的妥协。那个题目就叫
《原则与妥协》。他在处理美国的整个的立法过程中的非常激烈的争 论,美国的国⽗们的猛烈的争论。其实⼦思这两句话是提出了非常残 酷的现实问题,只不过,这么多年了,没有⼈深思⼦思这两句话的残 酷现实。
你知道有位⽽⽆德者立法,必伤天害理、祸国殃民。其实⽆论是 夏桀还是商纣,他们都是有位的,但他们⽆德。他们的立法确实是违背天理天道,确实是祸国殃民的,确实是让老百姓⽆法⽣活⽣存的。
我们也见识过⼀系列的独夫与民贼,他们虽然有了这个位,可能还是 合法的位,但确实⽆德,所以伤天害理、祸国殃民。所以他提出来: 有位⽆德不能立法。为什么?伤天害理。
他又提出来,有德⽆位,不能立法。因为有德⽽⽆位的⼈,必苟 且民意,只顾眼前,⽆视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因为他没那个位,他 有德⾏,但他可能只是苟且民意。他照顾老百姓的情绪,顺着民意⾛,搞什么⾼福利的政策,搞⼀系列不切实际的傻白左,搞什么过度 的环保政策。好像是有德,但是他们苟且民意,只顾眼前,⽆视长治 久安,⽆视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他们是经典的民粹主义。我说的是 墨家。
两种的伤害都非常⼤,有位⽆德者,没德,他的立法的依据并非 是国家与民⽣,它有巨⼤的随意性。我就不举例⼦了。因为我们看到 很多的当代的独夫民贼的立法其实令⼈发指,你就⽆法理解他在⼲什 么。但是,如果你看2500年⼦思就有这样的判断和看法,你不得不钦 佩我国古代的哲⼈的⽔平。⽽第⼆个部分:有德⽆位者立法。他反 对,我也是深表认同的。
因为我在香港经历了回归前后香港所谓的民主化过程,当⼀群立 法会议员,他们讨论经济问题,他敢100次加烟草税,他把它加到天 上去,他敢加⼏倍、⼏⼗倍。为什么?因为穷⼈抽烟,他为什么不加 红酒税呢?他为什么不加其它的资产类税呢?他所有的税费都是针对 穷⼈的,他们貌似是被选上来,甚⾄⼀个个光鲜亮丽,有光环,貌似 有德者,他们有位⽆德,他们在⼲什么呢?这就是⼀段历史啊。
当然,按照⼦思的说法,必须是位德双全者立法,位德双全者罕 见呐。如能做到位德双全者,那可能有⼀点像君主立宪,有⼀点像⼈ 民立法。我个⼈将它概述为有天智者立法,因为有天智的⼈再⽆私 利,但这个太难了。我国有深刻的历史教训。我简单说⼏句,不能深说,我这平台要保住。教员在处理国家与资本关系的时候,做过⼀次试验,我们管它叫⽂⾰。
理论上⼈民夺取立法权就⾜够了,但是你知道⼈民群众⼀旦起 来,他就不光是要立法权,他要夺司法权。所以砸烂公检法,熟悉那 段历史⼈知道砸烂公检法,他要夺司法权,他还要夺⾏政权。所以成 立了⾰委会、⼯宣队、军宣队替代原有的⾏政权。在立法权和司法权 和⾏政权三权皆夺的情况下,整个社会陷⼊到混乱之中。这个整个的 教训是深刻的,不要认为我国古代先贤在政治问题上的思考是⼀种。
春秋末年,我国的历史的进程已经有差不多两千多年了。从上古 到春秋末年,它也是有深刻的总结,深刻的思考的,那个结论到今天 看来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尤其是自⼦思他的中庸之道。以中庸之 道去观政问政给出的结论在第⼆⼗⼋章《自用章》,我感受到了⼀种 强⼤⽽澎湃的⼒量。这是令我震撼震惊的地⽅。⽆论是他的⼤⼀统, 也⽆论是他的这种近乎古典社会主义的情怀都令我感到感动,尤其结 合当下的现实。
好,最后⼀句话用的又是孔⼦的话。⼦⽈:“吾说夏礼,杞不⾜ 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之,吾从周。”孔⼦这 段话 实 际 上是想 告 诉 你 谁 家的制度 更 好 呢? 孔 ⼦ 的 结 论是“ 吾 从 周”——我觉得周礼是最好的。其实对中国古代历史稍微熟悉的都知 道夏、商、周的进化过程近乎1500年,周就占800年。你知道千年的 进化,天差地别。我自⼰的理解夏朝的建立可能。
夏朝的建立虽贵为天⼦,可能也就是数⼗万⼈⽽已,可能顶多百 万级别。到了周的时候,可能是千万⼈⼝级别了。虽是天⼦,虽拥有 天下,但它当时所指的天下的⼤小完全不同。所以到了周中叶,春秋 的时候,⼤⼀统中央集权的进化才变得如此之重要。它本身是⽣产⼒ 发展的⽔平,对⽣产关系的⼀种必然的要求。⽽我们的圣⼈们竟然在
2500年之前就看到了⽣产⼒决定⽣产关系这样⼀个基本的天理,⼀个基本的逻辑。他们因循天理来讨论制度问题,观政和问政的问题。
但孔⼦非常谨慎,他说:“吾说夏礼,杞不⾜征。”就是“杞”这个 地⽅的夏礼保存不多了。你从这来寻找答案非常困难。“吾学殷礼, 有宋存焉”。在宋朝,因为宋是商朝的遗族,就是贵族的封地,那个 地⽅保存了⼀定的殷礼,但是他不认为那个地⽅的礼具有比周礼更⼤ 的先进性。他用夏礼说“吾说”,然后他用殷礼表达的敬意说“吾学殷 礼,有宋存焉”,能看到痕迹。“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你如果简单的看孔⼦这段话,你不会有感受的。回到当下,涉及 当下新自由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之争的时候,那么我们是用夏礼、殷 礼还是用周礼呢?我们是应该⾛⼀个什么样的路呢?我们是应该学美 国呢?还是应该⾛⼀条我们自⼰的路呢?中庸之道是诚明之道,是实 事求是之道。我们的主张当然是“⾄诚⽆息,为物不⼆”。这个就算是 孔⼦对制度的⼀个回答,⼀个立法的回答。
我⼀直在强调⼀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中庸之道缘起于尧、舜、
禹,成全于周⽂王,由孔⼦集⽽述之。中庸之道应早于诸⼦百家,甚⾄周⽂王演《周易》。道家的后辈、后世认为道家经典,其实是儒家 经典,所以我们形成了诸多的误会。其实我们用道家攻击儒家,以个⼈主义和自由主义来攻击儒家——现在美国⼈在搞的事情。墨家就是 民粹主义、集体主义,欧洲——儒家、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我们的 汉唐——法家专制主义、集体主义;我国的秦,当年的德国,甚⾄是 斯⼤林的苏联,它具有这个特征。
我们思考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在中国历史 上总有这样的回潮,就是认为今不如昔,上古都是好的,现在才不 好。现在有政府,政府就是坏的,所以我们要自由主义,要个⼈主 义,要⽆政府主义。政府问题很⼤,⽆政府难道没有问题吗?所以在 今天我们来看第⼆⼗⼋章《自用章》,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当下的现实 问题。
我说了,所谓的去全球化是⼀个伪命题。我请⼤家注意三个概念,⼀个是Web3,⼀个通证化。我想⼤家去做⼀个研究就是美国⼈ 现在所做的去全球化,并非真的去全球化,⽽是旧有的全球化形式在 做改变。
我让⼤家研究这些东西,是想让⼤家去理解美国现在为什么会对 数字货币这么感兴趣。为什么对查⾦库这么感兴趣。为什么会处在⼀ 个巨变的前夜。市场为什么会这么⼤的波动。是因为他们在另外构造⼀个新的商品资产的交易系统,围绕着数字化的⽣态⽽建立起来。所 以他们用通用语⾔⼤模型在构建⼀个系统。另外,商品是可以去全球 化的,但是服务不能去。另外,所有的数字化的资产和商品也很难去 全球化,因为它本身去中⼼化是区块链的,所以很多事情你要想深⼀ 层。
我今天脑⼦有点僵住了,昨晚上没睡好。我想我今天就说这么 多,有些话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好吧,《自用章》本来是很激动的, 但是今天是出差,没有把我的感慨发出来,但我知道这章很重要,我 也知道我⼤体说清楚了,我也知道你⼤体听懂了。涉及到更复杂或者 补充的内容,我看明天下午应该有时间,我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再补⼏句关于市场⽅面的事情。今天就这样了,没劲⼉了。好吧,那我们 明天下午再见。祝周末愉快!随着春天的到来,你也“龙抬头”。好, 谢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