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中庸第二十三讲:三重章

2025-03-15





295 中庸二三:三重章

2025-3-15

⼤家好!今天是讲《中庸》第⼆⼗三讲第29章《三重章》!(我不念chóng念zhòng,我想这应是⼦思之本意)今天聊的稍微穿越了⼀ 些,可能结论也有⼀点震撼!还有半个月第⼀⽘也就过了,跟我们想 象的情况还⾼度吻合。明天再讲市场上的事情吧,我们先把今天这堂 课做完。,原来定的是⼆⼗四讲,现在看来要往后拖⼏讲了。

因为我仔细权衡《中庸》的最后这⼀段是⼦思最重要的部分,也 是“学以致用”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想了想把最后的这⼏个章节(再 做⼗讲)做的略微的细致⼀些,然后休息⼀段时间,我们再考虑开启

《孟⼦》。因为写《新社会主义论》要涉及到⼀些“古典社会主义”的 东西,既然要把“古典社会主义”整理出来,那不如我⼲脆⼀边整理⼀ 边就给⼤家交流⼀下,留给朋友们。

读古⽂它有三样东西是最重要的!第⼀个是“回到(2500年前) 那段历史去”,如果你不能设身处地很难理解⼦思是怎样思考的。第⼆件事情是你必须知道发⽣了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写这个东西?他 为什么要办这件事⼉?这件事到底多么重要?他是怎么非要倾尽全⼒ 办⼀件事⼉,就是为什么他要讲《中庸之道》?

第三件事情不管是讲课也好还是写⽂章也好、写书也好,他的受 众是谁?这三件事情你想清楚了,你才能理解⼦思他⽂中的本意,否 则就变成了后世⼈借⼦思借《中庸》、借《四书五经》贩卖自⼰的东 西,有些地⽅甚⾄被⼈篡改。我昨天晚上还在翻帛书版的《道德经》 他整个的改得非常巧妙,他确实是将本意抹掉变成了新的涵义但已经 不是这个原意了,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之严重!

好!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我先念⼀遍《三重章》然后再开启: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徵,无徵不信,不信 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 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 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 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 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这是⼀篇针对⼦思的学⽣们 讲的⼀个关于君⼦如何辅佐君王“王天下”的⼀堂非常重要的⽅法论!

《中庸之道》不是夸夸其谈,他是要拿来办事⼉的!

此篇也是《中庸》之中讲⽅法论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庸》⼤部 分在讲道、讲德、讲理,⽽⽅法论的部分这⼀章就非常重!我们后边 还有。那么他为什么要讲三重呢?在前面的篇幅里边他已经讲了就是 “议礼、制度和考⽂”,他认为这是你辅佐君王进⾏改⾰的最关键的事 情最重要的事情,是你改⾰的重中之重!

什么叫“议礼”?就是伦理。伦理的事情说不清楚,那么法理和治 理就很难⾛上正确的道路。“制度”就是法理和治理,“考⽂”讲的是学 理,实际上是舆论准备。这三件事情都是进⾏改⾰必备的条件!如果 你脱离了伦理、法理、治理、学理来直接进⾏基于利益的改⾰注定是 要失败的!请注意我的陈述,因为这涉及到我们对特朗普和马斯克的 理解,涉及到我国2025之后我们如何对世界进⾏治理的⼀个逻辑关 系。

⼦思所处的时代春秋已经结束,战国徐徐拉开⼤幕。春秋时期周 天⼦已经变得边缘化了,虽春秋五霸仍然尊崇尊奉周天⼦,仍然还是 在⾏周礼但是各个国家的改⾰已经开始了,因为你要争霸你就必须对 自⼰的内部进⾏改⾰。到了战国时期,将出现战国七雄最后是秦整合 天下。在这个档⼝上面,他讲给中央党校⾼级⼲部培训班。

⼦思这个课堂是当时天下最重要的⼀个课堂了。是中央党校⾼级领导⼲部培训班,他得教他们。所以这里边讲的“君⼦之道”不是你怎 么做⼀个谦谦君⼦之道。我将它翻译成⼀句话:君子辅佐君王王天下 之道。这才是⼦思此篇所⾔之“君⼦之道”。这些他的学⽣们在⼦思门 下学完之后,将会回到各国的诸侯王身边去,然后辅佐他们进⾏系统 性的改⾰。因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必将有⼀替代周天⼦。虽孔⼦在世时强调克⼰复礼,他希望恢复 周天⼦的威仪,恢复周礼,恢复⼤⼀统。但⼦思非常明白,回不去。 天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另外⼀个天下。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庸之 道不是主观唯⼼主义。它是⼀种非常的实事求是的客观唯物主义,不 是主观唯⼼主义。它不给你搞装神弄鬼那⼀套的,也因此中庸才能产⽣⼼学。

也因此《中庸》才能产⽣⽑泽东思想。这个《三重章》实际上是⼀个极⾼维度上,来讨论王于天下⽅法论的非常重要的⼀堂课或者是⼀次演讲。但古⽂它就是非常的洁简,洁简到后世的⼈在读《礼记》 看到《中庸》篇,往往会产⽣习惯性的错觉,其实在《⼤学》和《中 庸》这种错觉就非常严重。相反《论语》和《孟⼦》这种错觉稍微少⼀些。等《中庸》课结的时候我想。

本⽂开篇就是“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开篇就是“王天 下”,难道周天⼦的天下还需要有⼀个⼈再来“王”吗。这个“王”是动词, “王天下”是夺取天下,治理天下的意思。他说有三个重中之重的事情 要做好,你要如果能把这事办好,你就可以少犯错误。如果这三件事 没办好,像川普这样的,可能结局就会非常麻烦了。所以他开篇“王 天下”是称王于天下。此出处是“伏羲⽒称王,统⼀天下。”

因为中国第⼀次建国的那个⼈就是伏羲⽒,他称王,然后统⼀天 下,所以“王天下”讲的是“伏羲⽒王天下”的这个典。此处不光是有称 王的意思,⽽且有统治天下的⽅法的意思。统治天下是有它的⼀整套 的逻辑的。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了差不多1500年的统治经验了。这个统治经验已经⾜以构成王天下之⽅法论。⼦思也是在此总结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的想法。

“三重焉”指的是仪礼、制度、考⽂。其实要说的翻译成今天的白 话⽂就是伦理、法理、治理、学理。这四件事情构成了社会制度,也 就是说构成了⼀个国家或者是“王天下”的“天下”的⼀整套秩序的基本 规范。如果这些事情理不清,你“王天下”使用的是粗暴的武⼒,你根 本就⽆法持续下去。我们见过太多失败的案例,就是打下了天下,坐 不了。所以“王天下”这“三重”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是怎样做到“三重”呢?(暴雨如注,我要去关⼀下窗。)怎 样做到“三重”是今天第⼆⼗九章的核⼼内容。也因为这个核⼼内容极 之重要,这⼀段我相信⼤家是必须背下来的。也是我们平时做事的⼀ 个逻辑过程,所以他说“故君⼦之道:本诸⾝,征诸庶⺠,考诸三王 而不缪,”本诸身什么意思?是基于良知啊,“本”根本,你依托的就 是你的良知,从良知出发。

“征诸庶民”就是让你遵循民意啊。征,获得。古⽂用的“诸”就是 之于。本之于身,征之于庶民。征,就是从庶民那⼉得到意见,征询 或者是证实。“考诸三王⽽不缪”。考,依据或考证。考之于三王,⽽ 不不违背。“三王”是哪“三王”不是尧、舜、禹,是夏禹,是汤武。

“三王”不是尧、舜、禹,是夏朝的禹,商朝的商汤和周朝的⽂王。 因为这三王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就是颠覆了前任,重新建立了天 下,重建天下。属于改朝换代的,属于⾰的这三个特点。你知道《中 庸》这⼀章胆⼦非常之⼤,他并不像孔⼦⼀样,因为此时周天⼦还 在。他已经意识到天下即将⼤乱,将变化。所以他教给学⽣们的是你 首先要出于良知,其次要看清民意。第三个你要考诸三王,要学习三 王。

因为三王不但为后世接纳,并成为楷模,就是夏禹、商汤和周⽂ 王,他们都成为圣⼈,都成为老百姓的英雄,救民救苦的英雄,⽽且 成为了榜样。虽然他们也是除旧布新,也是造反,也是⾰命,也是建立新的政权,但是他们做的是对的,所以他要求你⼀定要依据这三个。请⼤家背下来:故君⼦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不 缪。做什么事⼉都要出于良知,要关注民意,要符合传统,这件事情 它是非常重要的,好!

第⼀段他讲,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这句话⼤家都明白 了,我就不再深⼊。上焉者,虽善⽆征,⽆征不信,不信⺠弗从。谁 是上焉者?这⼀段话,这2500年吵的⼀塌糊涂,所有的翻译都是错 的。此处上焉者指的就是在世之周天⼦,上焉者虽善⽆征,现在的周 天⼦⼈是好的,但是没有办法由他来证明周礼的合理性,因为周礼已 经破碎了。

⽆征不信就是⼀个在春秋五霸捣的稀碎的周礼,你如何让老百姓 信呢?你不能证明了嘛,不能证明,老百姓就不信弗从,老百姓怎么 跟着周礼在⾛呢?怎么还支持你呢?这句话胆⼉很⼤,基本上把孔⼦ 的这个想法翻掉了,⼦思这是与时俱进。上焉者虽善⽆征,⽆征不 信,不信民弗从。已经过了,已经结束了。所以上焉者周天⼦,他这⼀套周礼不⾏,不⾏就得改嘛。所以才故君⼦之道,这后边的延伸。 这样的理解,才能接近⼦思之本意呀。

“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弗从。”下焉者指谁?指 的是诸侯。下焉者也有⼀些非常好的⼈,但是你是诸侯,你不是在

(天⼦的位置)。因为他说天⼦议礼、天⼦制度、天⼦考⽂,你地位 不够,所以你虽善不尊,不尊则不信。你地位不够,老百姓也不相信 你,不信你,民弗从。这里边提出了两个民弗从,这是⼀个双重悖 论,从⽽得出⼀个君⼦之道的结论。你知道⼦思⽂章绝就绝在这个地⽅,所以好多⼈没有办法回到2500年前,⽆法面对⼦思的⾼级领导⼲ 部培训班的学员,也不知道⼦思对天下⼤势的理解。

于是才有了2500年乱翻译,包括朱熹在内,不对。上焉不是指上 古,下焉也不是指当下,上焉指的就是在世之周天⼦,下焉指的就是 当下的诸侯王们,他们⼿上的礼,他们的议礼、制度和考⽂,老百姓都不信呐。过去的已经不⾏了,现在这个地位不⾼,所以礼崩乐坏,

天下⼤乱,要重新开始。你看看中庸之道,你看看⼦思,他是与时俱 进的,他是站在时代的最潮流、最前端、最⾼维发出这样的声音,了 不起的⼦思。

⼦思认为完成议礼、制度和考⽂这样的伟⼤责任。虽然⼤家主张 天⼦议礼、天⼦制度、天⼦考⽂,你懂得,天⼦议礼、制度、考⽂不 是天⼦本⼈能做的,要有⼈辅佐,所以这堂课开始讲君⼦之道。故君⼦之道,你们如果有⼀天回到岗位上去辅佐君王,王天下之道,那么 你们怎么做?原则告诉你,“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不缪”, 这三条是最根本的重中之重。这三条没做到,改⾰必然⾛向反面,必 然失败。

请问川普本诸身了吗?他做事是出于自身的良知吗?不是,巨⼤ 的利益导向。他征诸庶民了吗?选票表达了他对红脖⼦的认同,但美 国不仅仅是红脖⼦的美国,美国是世界的美国。庶民既包含了红脖⼦,也包含了难民,包含了⼀切在美⽣活的居民。⼴义的讲,也包括 了全世界各国的⼈民,征诸庶民就是你懂天下的民意吗?第三是考诸 三王⽽不缪。特朗普是道统、体统、法统的破坏者,他重视传统吗?

他是否在传统上进⾏了考⽂呢?学理的叙述,理论的准备和舆论 的准备呢?没有,是乱拳,是王⼋拳,⼀通乱打,这样的改⾰怎么能 成呢?虽然他身边有⼀个近似吕不韦的商鞅——马斯克,但依旧是⾛ 不远。因为⼦思⼀再强调三重焉,又⼀再强调君⼦之道:本诸身,征 诸庶民,考诸三王⽽不缪。请你们观察所有的改⾰者,如果没有三重 焉,不能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不缪,必然是基于利益的改⾰,可以短暂见效,终将失败。

我⼀直认为在中庸里边儒家的⼼法,我已经上次讲过了,儒家的⼼法,“⾄诚⽆息,为物不贰”,我讲过的。这回是讲儒家⼊世的⽅ 法,就是你去做事⼉的⽅法。记住这三句话:本诸身、征诸庶民、考 诸三王。记住,写⽂章也要这样写,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

他才有说服⼒呀。做事也要这样思考,制定政策,制定制度,做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条都不能少。少了你早晚要摔跟头,你老是⾼举⼀小部分⼈利益的⼤旗是不⾏的。

好,我们往下⾛。考诸三王⽽不缪之后,有三句话很重要。建诸 天地而不悖,质诸⻤神而⽆疑,百世以俟圣⼈而不惑。什么叫建诸天 地呀?建诸天地说的是空间⽆限,⽆限的空间。我对⼦思比较钦佩, 他在讲完⽅法论之后,他说你的⽅法论要怎样验证呢?建诸天地⽽不 悖,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伦理、法理、治理和学理⾛到哪里都必 须合适不悖。

你知道这相当于马克思的⼀句话,这是真理要放之四海⽽皆准。 它是⼀个不受空间限制的东西,不光是鲁国能用,天下皆能用,叫建 诸天地⽽不悖。不能到了齐国就不能用,到了秦国就不能用,那就不 是建诸天地⽽不悖,只是建诸鲁国⽽不悖。所以他讲建诸天地⽽不 悖,讲的是真理在空间中的⽆限性。

第⼆句话,质诸鬼神⽽⽆疑。这句话这2500年争论的不得了,就 是⼤家的争论为什么要问鬼神呢?为什么要考虑鬼神的问题呢?鬼神 到底是管什么的?我⼀⾼兴我就去问了deepseek,我说⼦思为什么要 质诸鬼神呢?他是质诸鬼神⽽⽆疑,你懂得中国有⼀句话,成语叫疑 神疑鬼。他说质诸鬼神⽽⽆疑,为什么会疑神疑鬼呢?因为你有私 欲,因为你放进了私利,你才疑神疑鬼。

我们常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忘了鬼知神知。质鬼神,就 是你将来这件事情,你去质询鬼神,他都不会有任何的疑问或者是疑 惑,鬼神都认同是个什么意思?鬼神都认同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讲 公义的普遍性。记住,如果我们刚开始讲的是适应性,就是⽆涯,⽆ 边⽆际,任何国家、任何地⽅都能用,就是空间的自然的适应性。

那么鬼神这句话讲的是公义的普遍性,你能去问鬼问神吗?当 然,鬼神就在你⼼里,疑神疑鬼。他是讲公义的普遍性,其实在哲学 上极有⾼度,只不过是用现代哲学来讲,⼀个是自然适应性,⼀个公义的普遍性。最后⼀个地⽅,他是等圣⼈这件事是⼀件时间的可持续性,原话是百世以俟圣⼈⽽不惑,要100代等圣⼈出现,圣⼈也不疑 惑,也是表示认同的,他讲的是时间的事情,百世,100代,是讲时 间的持续性。

学过哲学的都知道,自然的适应性、公义的普遍性和时间的持续 性,这在哲学里边是最⾼境界,他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你的伦理、你 的法理、你的治理和你的学理具有自然适应性、公义的普遍性和时间 的持续性,三性俱全,多么⾼的检验标准。这哪里是朱熹理解的,这 朱熹理解的这个完全不对。我们必须用这样的⽅式来理解⼦思给出的⽅法论。⼦思给出的⽅法论是,未来就是由你们帮助君王来夺取天下 和治理天下。最后新的制度出来了,新的天⼦立法。

必然是你们完成,那么你们怎么完成呢?你们⼀定要做到“本诸 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那么是不是将来你们这个事情做到以后 就可以了呢?那如何来证明你已经做到“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 王”了呢?结论是,建诸天地⽽不悖,质诸鬼神⽽⽆疑,百世以俟圣⼈⽽不惑,又是三个不,不悖,⽆疑,不惑。厉害吧。接下来他开始 讲,为什么要质诸鬼神⽽⽆疑,因为质诸⻤神而⽆疑,知天也。这是 自然法则,你跟自然伦理吻合。

我写过⼀篇⽂章叫《驳饶毅》,驳⼀个⽣物学家,我那个⽂章是 讲科学伦理应低于自然伦理,自然伦理⾼于科学伦理,就是科学有时 候要做的事情可能是违背天理的,就是自然伦理。你把青蛙的腿的基 因放在我的腿上,我当然可以不⾛路上⼀跳就上三层楼了,你把青蛙 的基因放在⼈的腿上,⼈⼀跳上三楼。科学上可能没有问题,但在自 然伦理上是有问题的,因为它违背了⼈类自然进化的过程,你在扮演 上帝,你以为你是神,可能你就是魔鬼。

质诸鬼神⽽⽆疑,知天也。你就知道你所有做的事情已经符合自 然伦理了,就是所谓的天道,知天眼。百世以俟圣⼈而不惑,知⼈ 也。因为圣⼈出现之后不否定你、不批评你,说明你不光是知道天道,也知⼈也,也懂⼈道,你天道和⼈道合⼆为⼀了。天道与⼈道合⼆为⼀,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故君⼦之道。

这篇小⽂章其实很重,层层叠叠,⼀浪⾼过⼀浪。我特别喜欢⼦ 思的话,我不是说不喜欢孔⼦的“⼦曰”,我很喜欢中庸的话语,因为 他的⽂学性很强。孟⼦继承了⼦思的⽂风,他比这个东西更充满激 情,将来我们读《孟⼦》那种浩然正⽓那种充盈你的身体的东西,就 是你读完了以后会精神饱满,热⾎沸腾,用机器测下你那个什么值会 上升很多,就是它使你精神状态被激发,能量会被激发。⼦思这些话 读下来,你是不是也有同感呢?

后边的这段话是对学⽣们的最⾼要求,他要求学⽣们要自觉自 爱,什么意思呢?是故君⼦,所以我要求你们本诸身,征诸庶民,考 诸三王,并且要求你们做的事情符合自然适应性、公义普遍性、时间 持续性,所以我对你们的要求是你们动而世为天下道,⾏而世为天下 法,⾔而世为天下则。又是排⼭倒海的排比句。动⽽世为天下道,⾏⽽世为天下法,⾔⽽世为天下则,这个要求该有多⾼?

什么叫动为天下道?“道”指的就是伦理。伦理庸俗的解释,你可 以把它理解成主义——你的⾏动将成为⼈类的先导,成为天下的先 导。因为你是王者之师,你是君王之师。你要给他做出表率,让君王 为天下做表率,为天下之先道。“动为天下道”是伦理的典范,你必须⾼举你的伦理的⼤旗,你的主义。比如说,川普现在要搞的是什么主 义?川否定的是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

但是川没有提出它的川普主义,你如何动为天下道啊?你那个能 让天下⼈跟着你学吗?⼀套王⼋拳逮谁都关税战。那个不能成为天下 道啊。川现在实际上想搞的是国家资本主义,他认为新自由主义失败 了,要学中国,像中国⼀样搞国家资本主义,所以要搞主权财富基⾦,要搞⼀⼤堆的事情。他是要搞国家资本主义,但是川没有办法完 成美国在理论体系上的构建,他⽆法完成理论体系的构建。他身边的 这个⼈马斯克是⼀个伟⼤的科学家,⽽不是⼀个伟⼤的哲学家。

或者是由深刻的哲学延伸出来的思想。所以马斯克也不是⼀个伟⼤的思想家,他是⼀个科学家,是⼀个伟⼤的实践者,⽽不是可以 “动为天下道”的先导、导师。他并不能为川普新政提出完整的伦理体 系,提出⼀个川普主义,不可以为先导。已经动了,但却不能为天下 道。知道“动为天下道”多重要吗?⾏为天下法,你做的每⼀件事情将 成为天下效仿的榜样。“天下法”将构成法理和治理的逻辑,构成制度 的基础。你只要开始做,它就是天下法。

川普对内还可以让别⼈效法⼀下。他压缩经费,让马斯克带着 六⼈审计小组迅速将全国的烂账过滤⼀遍,削减不必要的开支。马斯 克最近非常地陷⼊低潮,他非常地难受,陷⼊低潮,非常疲惫,倒还 没有到颓废的状况。但是他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了。他只是在这个领 域里边,做得非常了不起,非常好。这么短的时间,用六个小孩,用⼀套软件就完成了对美国整个体系的⼀个粗略的审计,并且抓出⼀堆 堆的漏洞BUG。

这个可以为天下法,我们也得学,对吧?因为⼀个体系出来⼏⼗ 年之后,必然在⾎管壁上有⼤量的脂肪沉积,形成阻塞,甚⾄形成病 灶,这个修理过程是必要的。问题在于这个过程解决不了美国的根本 性问题。回到今天主题三重。美国当下进⾏的改⾰理应是⼀个系统性⼯程,它必须有非常明确的思路,有非常好的队伍和⼀整套的⽅法。 有⼈说:改⾰都是摸着⽯头过河,错了!

好多⼈并不了解邓小平。小平同志在五⼗年代五马进京,已经参 与到国家治理过程中了。他那个时候作为我们党的总书记,实际上他 和周恩来、陈云在密切配合,进⾏国家的道路的选择和国家的治理。 后来接掌主要⼯作,接掌主要的领导⼯作之后,他对经济问题始终非 常认真,并且他对苏联问题研究⾄深,所以他才可能在江西南昌邓小 平小道上面,思考并完成了改⾰开放的这样⼀个⽅法和思路。好多⼈ 说:中国改⾰开放有理论准备吗?我说有的。

你以为1971年“小球推动⼤球”是庄则栋的乒乓球吗?当然不是。

因为1971年小球推动⼤球,美⽅的想法是:想将⼀个10亿⼈⼝的⼤国 纳⼊美元信用体系。所以我说两个“中”救了美国美元:⼀个是中东, 主要是沙特;⼀个是中国,两“中”救美元,上世纪七⼗年代的事。之 所以中国能和美国的体系结合,⾛向了改⾰开放的道路,⽑泽东早有 战略洞见。所以不要认为中国没有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你以为打了 那么长时间仗,两个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突然1971年就握⼿了? 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不⾏的。

然后到1978年,小平同志为了解决苏联国家资本主义的所有问 题,选择了新的道路和⽅法。⼀个叫改⾰,使社会资本进⼊国家资 本;⼀个叫开放,使国际资本进⼊国家资本;三个资本⽃地主。小平 是有理论的,我们叫它“邓小平理论”。只不过由于后世⼈太挛了,⽆ 法进⾏哲学的概括和归纳,所以邓小平理论如今全部被庸俗化了。将 来我们有时间在完成了《新社会主义通论》,在完成了《⼴义财政 论》的时候,会将“邓小平理论”做⼀个哲学上的整理。那个时候⼤家 看到,我们的改⾰开放是有⼀整套两批政治家、思想家的思考的。

所以中国改⾰开放成功,⾏为天下法。全世界都在学中国——⾏ 为天下法,动为天下道。⽑泽东这⼀动就是天下道,邓小平这⼀⾏就 是天下法。⾔为天下则。现在就差这个了,学理问题解决不了,⼀直 跪着,⼀直跟在别⼈后边。有好多的⼈在我这留⾔,还有⼈来深圳, 来香港踢馆。好多⼈的学问的确不错,又是教授、又是博⼠,还是留 洋。踢馆的原因就是,你所有的叙述都不是本着西⽅学术逻辑,你所 有的叙述都不是。

你要么就从古⽂出发,要么就从资本论出发,这样⼤家就很难讨 论问题。或者你不在⼤家的语境之中,所以否定你、批评你、批判 你、不让你参与,把你边缘,因为你离开了语境。但你想想看,在他 的语境里边,新自由主义包裹的新殖民主的语境下边,我们说的那个话是什么话呀?是为新自由主义彩张灯结彩、添油加醋啊。屁话,⼀点用都没有的屁话!还学术呢。

故君⼦之道,⾔为天下则。我们要说出的那个话,才是天下的准 则,是完成学理的升华,是完成理论归纳和舆论导向,为未来中国的 三百年⾔为天下则。所以我同意我们党的选择,新时代有中国特⾊的 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通论。同时我们开始有天下观,⼈类命运共同 体,在此基础上的叙述,才可以成为⾔为天下则。好,⼀使劲⼉,这 么短的⽂章我们⼀个小时都不够。

好,我加快进度。“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你知道你这么⽜,所以远处的⼈们对你抱有⽆限的期待啊,远之则有望,希望啊。 近之则不厌,你在我这真正的做起来我感到很好,所以我不讨厌你, 虽然可能利益受损,可能不同阶层的利益不⼀致,但并不怨恨你,并 不厌倦你,并不讨厌你。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后面“诗⽈:在 彼⽆恶,在此⽆射。庶⼏夙夜,以永终誉。”我得讲⼀段历史故事, 很短,因为今天时间不够。这是关于微⼦的故事,我其实好早就想跟⼤家说微⼦,因为好⼏次涉及到微⼦了。

这个诗是《诗经·周颂·振鹭》上的⼀段,它是表彰微⼦之德的。 那么微⼦是谁呢?微⼦名啟,是商王帝⼄的长⼦。帝⼄⽣了俩⼉⼦, 长⼦就是微⼦,第⼆个⼉⼦就是商纣王。那么长⼦为什么没有继位 呢?因为微⼦的妈妈⽣微⼦的时候还是妾,她不是后,所以他是庶 出。等他的妈妈⽣他的弟弟商纣王的时候,她成为后了,这就变成了 嫡⼦。礼在古代是非常细致的,嫡⼦才能继承王位,所以微⼦虽是长⼦,却被定义为庶出,所以他不能继承王位。

微⼦和商纣王虽然是同母,但是处境不⼀样。纣王封微⼦于微 地,所以他叫微⼦,建了⼀个国叫微国,然后给他赐的爵是⼦爵,请 注意,公侯伯⼦男,他给的是⼦爵没给他公爵。商纣王荒淫⽆道,微⼦屡次劝诫,纣王不从。后来商纣做的太离谱了,所以微⼦与太师箕⼦,少师比⼲,他们就商议,后来投奔了周⽂王。投奔周⽂王,他们并没有要颠覆商纣的意思。

后武王伐纣,商被灭掉了。这个时候呢,微⼦⾁袒面缚,他就是 光着膀⼦把脸遮住,他认为很没面⼦,他决定臣服于周,成为周的⼦ 民。武王仍然把他拜为卿⽒,就是还是贵族。周公旦这个⼈很厉害, 在他平叛了管叔、蔡叔和武庚叛乱之后,成王封微⼦于商,就是今天 的河南商丘,国号为宋,爵位为公,他弟弟封他为⼦爵,这回成王封 他为公爵,准用天⼦礼仪祭祀商。

准许微⼦用天⼦礼仪祭祀祖先,所以在上⼀篇里边,孔⼦说,商 礼在宋还有,周礼在鲁国是有的,⾄于再往前的夏礼就不可考了,就 找不着了。微⼦被孔⼦⾼度评价,史记也⾼度评价,认为他是非常好 的谦谦君⼦。《诗经》专门有这首诗叫《振鹭》在赞扬微⼦,说“在 彼⽆恶,在此⽆射”,就是他在那个地⽅,他也从来不做任何的不好 的事恶事,在此⽆射,在这个地⽅。就是在商,他没有做过恶,在周 他也不被⼤家讨厌。庶⼏夙夜,他每天很勤奋的在⼯作,以永终誉。

两朝轮替,他仍然能保持他的本⾊,获得了永久的盛誉,了不起 的君⼦。最后⼀句,是⼦思的感慨,“君⼦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 下者也。”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呀如果不能,什么叫远呢?什么叫远 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呢?远,你要先获得名望,周⽂王是怎么获得 名望的?为什么连这个微⼦、箕⼦、比⼲都喜欢周⽂王,连商朝⼈ 民、商朝的⼲部群众都支持周⽂王,盼望着周⽂王来解放他们呢?先 要获得名望啊。

远则有望是这个意思。近呢,就是你已经做到这⼉来了,你的⼝ 号不能⼝惠⽽实不⾄,要落实,要抓落实,让老百姓获得真实的好 处,落实了他就不⽣⽓了。所以近之则不厌,他不讨厌你。但多数的 时候,为什么⼀近了就厌了呢?因为你说了⼀⼤堆好话之后不能落 实,必然激怒。我说的是川,特朗普,讲了那么多的好话,好听的话,最终不能落实,你必然触怒那些支持你的⼈。远,欧洲、日本、

韩国、台湾都吓成那样,中国怎么看你呢?

现在是远之则⽆望了,近之则厌烦啊。你这样下去,你不就完了 吗?所以我才说⼦思这篇⽂章,拿来去思考美国的时政,⼏乎可以给 出结论了。所以他说“君⼦未有不如此⽽蚤有誉于天下者也”,⼦思喜 欢这种反问句,未有不如就是必然,君⼦必然,未有不如此,必然要 这样做才可以比较早的获得天下⼈的赞誉,也就是说你过早的自我表 扬和被表扬不是什么好事⼉。

当川在美国国会说他是仅次于华盛顿的美国历史最伟⼤的总统的 时候,我就想起了“君⼦未有不如此⽽蚤有誉于天下者也”,你怎么能 这么说话呢?“君⼦未有不如此⽽蚤有誉于天下者也”难道不就是在 说,这些执政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以⽆尽的甜⾔蜜语和承诺来糊 弄,最后远则⽆望,近则厌倦,这必然使改⾰⾛向失败和覆灭。今天 这⼀章《三重章》⼤家⼀定要记住三重,重点记住⽅法论,“本诸 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不缪”。

好,今天就讲那么多,累了。明天下午三点钟如有空,我就聊⼏ 句市场,因为⼤家都很紧张,这个⾦起来了,市场也在纷乱的前夜。 明天有空我就聊⼏句,没空就再往后放。好,周末愉快。
返回索引页